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土壤的退化是否加快了草地退化的脚步?


在全国绝大多数草原均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草地退化现象,表现为土壤碱化、土地沙化、气候恶化以及严重的鼠害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草原退化的标志之一是产草量的下降。据调查,全国各类草原的牧草产量普遍比20世纪50~60年代下降30%—50%。

全国各类草原的牧草产量普遍比20世纪50~60年代下降30%—50%

例如,新疆乌鲁木齐县,1965年每667m2草场平均产草量+85kg,到1982年已降至53kg,平均每年减少1.5kg。草原退化的标志之二是牧草质量上的变化,可食性牧草减少,毒草和杂草增加,使牧场的使用价值下降。例如,青海果洛地区,草原退化前,杂、毒草仅占全部草量的19%~31%,退化后增加到30%~so%,优质牧草则由33%~51% 下降到4%~19%。草原退化,植被疏落,导致气候恶化,许多地方的大风日数和沙暴次数逐渐增加。

气候的恶化又促进了草原的退化和沙化过程。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北方地区草地沙漠化面积已近18万km2,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的20年间,因沙漠化已丧失了3.9万km2的土地。

土壤是草地生态系统的基础环境,土壤退化与草地退化关系十分密切,土壤的好坏直接影响草地植被的发展。

在评价草地退化程度及采取改良草地措施时,目前多着眼于植被群落的组合与演替。而对土壤的地位及作用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反映了对土壤退化与草地退化之间的关系了解的深度还不够。草地植物与土壤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是人们所熟知的。从宏观上讲草原上3个典型的土壤类型的形成、分布与生物气候带是相适应的。

黑钙土是在温带半湿润草甸化草原植被条件下形成的,干旱的典型草原以栗钙土为主,而棕钙土则是荒漠草原环境的产物。与土壤类型相适应,草地在植物群落组成及生物产量以及饲养的家畜等方面均有所不同。从微观上看,土壤性状上的某些改变,都可以引起植被组成发生变化,如土壤钙积层出现的部位、厚度、硬结程度等对土壤水分状况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反之植被类型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土壤有机质积累的数量及分布的深度。

因此二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任何一方的改变都会引起另一方的变化。但与植被的变化相比,土壤的变化要缓慢得多,它的变化不易为人们直观所察觉,但退化以后恢复到原有水平又十分困难。所以,对土壤退化过程及影响因素、性状的变化, 是我们应该关注的方向。

据研究,在内蒙古高原,草本植物早在第三纪渐新世即已出现,在晚第三纪后期就已形成了具有禾本科、菊科、百合科、豆科的草原植物群落景观,距今至少有300万年。但是典型的草原土壤,如黑钙土,栗钙土则是在第四纪全新世暖湿时期形成的,距今5 000~6 000千年。

由此可知,典型草原土壤的形成与植被发展有密切关系,但又落后于草原植被的演替。自全新世以来,随着自然环境变迁及人类生产活动的增强,使土壤朝着两个方向演化:向肥力水平提高方向演化称之为熟化过程,形成了高肥力的农业土壤;向肥力下降方向演化称之为土壤退化过程,表现为性状恶化、养分耗竭、沙化、盐渍化或受到污染等。虽然土壤的演化方向不同,但都是自然与人为因素叠加作用所造成的。一般说来,自然因素影响的范围广,过程比较缓慢,其中气候因素的作用是持续的。

有研究表明,内蒙古地区自中更新世以来,气候在波动中向干旱化方向发展,全新世以来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表现在气温增高、降水减少,直接影响到植物群落生长的高度、盖度及组成。研究表明, 现在的植被盖度较中全新世减少近20%,对土壤的影响则是有机质来源减少而分解速度加快、土壤结构破坏、土壤含盐量增加、土壤蒸发加快,这样就使得土壤向干旱化、贫瘠化方向发展。气候推动了土壤的退化过程,但气候变化是波动性的,它的影响是持续交替进行的,作用是相对比较缓慢的。与自然因素相比,人类生产活动则是最直接、最强烈的作用因素,在合理的适度放牧条件下,草原生态系统的能流、物流基本处于平衡状态,生产水平比较稳定, 如能进行施肥、灌水,土壤肥力还会提高,良好的土壤基础,保证了生产的持续发展。但在超载过牧情况下,植物生长受到抑制,会使土壤性状发生极大的改变,加剧土壤的退化进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草原 植被 气候 土壤退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