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水果种植技术 > 桃种植技术

日光温室桃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


    上世纪90年代,我县日光温室桃发展很快,经济效益非常可观。近几年,各地温室桃面积不断增加,产量迅猛增长,加之人们“重产量、轻质量”,导致桃价格大幅下滑,经济效益大幅降低。因此,提高果品质量,增加果农效益是促进设施果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总结我县多年温室桃生产经验,针对影响温室桃果品质量的原因,提出以下八项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

    一、选择优良品种,淘汰劣质品种

    要得到市场的青睐,获得高效益,选择优良品种是根本。选择果个大、着色好、果肉硬、耐贮运和极早熟或季节差价大的品种。在栽培上表现较好的油桃品种有超红珠、东方红、丽春、中油5和双红;毛桃品种有乐林早红、大京红、早凤王、沙红和春雪等。对劣质品种的一二年生幼树,如春蕾、阿姆斯丁、早红艳等进行高接换头。

    二、规范建造温室。提高光能利用率

    日光温室对太阳光的利用率至多有40%~60%,因此,要规范、合理地建造温室,以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建温室时首先应考虑方位角,应设计成坐北朝南,在我县建温室要偏西5°~10°,这样既有利于夜间保温,又能延长光照时间,提前获得有效活动积温,能够提早3天~5天上市,增加市场竞争力。

    屋面角的设计,要求前沿底角60°~70°,中部与水平面夹角30°,靠近脊梁处与水平面夹角10°,这样设计能提高光能的利用率。对于一些设计不合理的旧棚改造,一般把脊高提高到3米左右,缩短跨度在7米左右,才能保证上述采光角度。

    选择透明度高的聚氯乙烯无滴膜,每年换新,并经常清洁棚膜,保证透光度。

    三、改变施肥种类和方式,增加有机肥的投入

    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直接影响到温室桃的果品质量,而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有机肥,我省土壤有机质含量严重不足,加上长年大量使用化肥,使土壤条件逐年恶化。

    改变施肥种类,减少化肥使用量,大力提倡使用腐熟的畜禽粪等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氨基酸肥、腐殖酸肥、祥生牌长效活性有机肥等,从根本上改变土壤通透条件,增加有机质含量,改进果品质量。

    改变施肥时期和方式。除秋施基肥外,在萌芽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和采果后也要以有机肥为主,开花前后不再追肥。在果实发育前期施入含N、P为主的有机肥,后期施入以P、K为主的有机肥,采果后施入以N、P为主的有机肥,加适量化肥。可采用开沟浅施、地面覆盖施或随水冲施,改变传统的深施和穴施的施肥方式。

    根外追肥,即叶面追肥,在生长期每隔7天~10天,喷300倍尿素或300倍磷酸二氢钾液,可显著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并且保证树体在整个生长期不脱肥。

    四、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是植物的粮食。温室处于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状态,树体进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后,若外界不能及时补充,常常会使温室内二氧化碳不足,影响产量和质量。因此,在温室内要补充二氧化碳。

    施固体二氧化碳肥法:每个50米~70米长的温室,在果树展叶前5天采用开沟浅施的方法,一次性施入40千克~50千克二氧化碳肥,可持效90天。

    化学反应法:顺棚走向每隔7米左右在棚架上挂一个塑料桶, 向桶内先装入1千克25%的稀硫酸,每天上午日出后1小时~2小时内向桶内加入80克碳酸铵,连续加入5天,如发现加碳酸铵,无气泡产生,说明稀硫酸已反应完毕,应倒掉残液,重新加入稀硫酸。注意在阴雪天不要再加入碳酸铵,以免二氧化碳浓度过高造成树体中毒。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补充二氧化碳,晴天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应控制在600毫克/升~1000毫克/升,阴天500毫克/升~600毫克/升,低于这个数值,就要补充二氧化碳气体。

    五、精细花果管理,控产提质增效益

    花果管理是温室桃生产的重要部分,是提高果品质量的主要环节。

    授粉树的配置:一般有花粉的品种要求最好栽植2个品种,能够起到互相授粉的作用。对没有花粉的品种,要与其他品种按1∶1的比例隔行或隔株栽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温室 品种 施肥 化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