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水果种植技术 > 苹果种植技术

苹果的几种贮藏方法


    苹果是较耐藏的水果之一。但是不同品种其耐藏性不同,其中晚熟品种比早、中熟品种耐藏,中熟品种比耐藏。红富士、国光等晚熟品种在贮藏过程中硬度和品质变化不是很大,而且抗病性强,适合长期贮藏。红星、元帅、红玉、乔纳金、北斗等中熟品种在贮藏过程中易后熟发绵,品质变化大,这些品种贮藏条件要求严格,一般作为短期贮藏,但通过气调贮藏也可贮藏到翌年的2~3月份。
    
    1、沟藏。沟藏苹果是我国烟台等地农民广泛采用的一种贮藏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投资少,具有较好的贮藏效果。地沟的地址选择很重要,在果园或果园附近选择地下水位较低、向阳背风的平坦地段挖沟。地沟的深度、宽度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对于气候寒冷的地区沟要深、宽度要大,沟的深度以冻土层以下为宜。例如在烟台沟深以66~100厘米、宽以100厘米为宜,长度根据贮藏量而定。沟底应铺厚约2厘米的湿细砂,以免垫坏果实。如果沟内干燥可喷洒清水。地沟应在果实采收前一周挖好,并且充分预冷。预冷的方法是:白天用草帘遮盖地沟,夜间打开。挑出机械伤、病虫的果实,好果装筐、塑料袋或散堆于阴凉处2~3个晚上,让其充分预冷。入沟的果实可以采用散堆法、装筐法或塑料袋装法,以塑料袋装为佳。塑料袋一般采用0.07毫米厚的聚乙烯或聚氯乙烯袋,袋装15~25公斤。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果实的失重和保持果实的硬度。入贮后至封冻前继续利用夜间低温使地沟和苹果降温,当地沟内的温度接近30℃时(果温在冰点以上),就可以将地沟完全盖严,直到翌年升温后再利用夜间降温,直至沟内的最高温度大于15℃时结束贮藏。
    
    2、防空洞和地窖贮藏。我国目前有许多闲置的防空洞和地瓜窖,这些场所只要稍加改造即可成为良好的苹果贮藏场所。防空洞要增加洞门和通气孔。洞门一般分为两道门,第一道门具有隔热作用,第二道门具有防鼠作用。在洞的后底壁上设置一个内径为1~1.2米似烟囱的通风孔,靠洞身的一侧安装可启动的窗户,通风孔的高度为洞长的1/3~1/2。如果贮藏量大,通风孔又不便加高,可在通风孔上安装30~50厘米的风扇,或者在洞口安装一台3千瓦功率的鼓风机。苹果采收后,先预冷,然后装于塑料袋中进行贮藏。10月下旬以前和第二年3月上旬以后,外面温度高于洞内的温度,这段时间要利用夜间及寒流等较低的温度,进行通风。即打开洞门和通风口让外界冷空气进入洞内。当外界温度高于内部温度时,要封闭门和通风孔。在冬天,当外界温度不低于-6℃时仍可进行通风,外界温度降至-10-6℃时要关闭洞门,打开通风孔进行通风。当外界温度低于-10℃要停止通风。为防止果实发生冻害,在洞内贮果部分的最前部的下方设测温点,只要控制这里的温度大于-3℃即可。改良后的地瓜窖贮藏苹果的管理同防空洞。一般地瓜窖为地下而且由几个小平窖组成,窖温偏高,但窖的隔热性能好,只要增设通气孔即可用于苹果的贮藏。每个小平窖按对角线方向各设置一个进气口和出气口,大小45×45厘米。进气口平于窖顶,而出气口高于窖顶2~3米,上面可安轴流风机以增加抽力。改良后的防空洞、地瓜窖能够维持苹果处于较低的温度,不仅可以贮藏晚熟品种,而且像红星、红玉等中熟品种也可以贮藏,贮藏的苹果具有腐烂率低、失水少、硬度大、成本低的特点,是农村因地制宜进行产地贮藏的理想贮藏场所。
    
    3、通风库贮藏。通风库是具有良好通风设备和隔热层的建筑,是苹果产地和销地贮藏应用比较广泛的贮藏场所。苹果入库前,库房要清扫、晾晒和消毒。消毒常用硫磺熏蒸,每100立方米库容用硫磺3公斤。方法是:把硫磺与锯末混合后点燃,使其产生二氧化硫,密闭两天,打开通风。或用福尔马林(含甲醛40%)1份加水40份,配成消毒液,喷布地面及墙壁,密闭24小时后通风。苹果入库前需要预冷,待库温降至10℃左右入库。果筐(箱)在库内的堆码方式以花垛形式为好。垛下垫砖或枕木,垛与墙壁间留有空隙,垛间留通道,以利通风换气。通风库的管理同防空洞。
    
    4、机械冷藏。大多数苹果适宜的贮藏温度为-1~1℃,相对湿度为90%左右。苹果采收后,经过挑选包装即可入库贮藏,在贮藏过程中保持库温稳定和适宜的湿度,即可达到长期贮藏的目的。但是青香蕉、印度、元帅、红玉、国光等品种在贮藏过程中易发生虎皮病,果实需先用含有二苯胺或乙氧基喹的包果纸包果,每张包果纸含二苯胺或乙氧基喹1.5~2毫克或果实浸泡于含乙氧基喹0.25%~0.35%的溶液片刻,然后冷藏,可有效抑制苹果虎皮病的发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苹果 品种 气调贮藏 气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