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粮食作物种植技术 > 玉米种植技术 > 玉米疾病

甜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效果好


    关键环节:适期防控,对症施药

    超甜玉米作为一种新型果蔬型作物,因其丰富的营养、独特的风味及多样化的加工产品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尤其是在广东、广西、江西、福建等地发展迅速。但由于超甜玉米植株含糖量较高,易受较多种类和数量的病虫为害,而且常常分期播种,病虫世代交替现象十分普遍,给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实施综合防治,有效控制病虫为害并降低污染和玉米农药残留量,是今后甜玉米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适期控制

    一、播种至6叶期

    有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及食叶性害虫菜青虫、小菜蛾等为害。地下害虫咬断幼苗造成缺苗,对产量影响很大,应注意预防。

    二、7叶期至抽雄期

    主要害虫是玉米螟,其幼虫一旦钻入茎秆和雌穗为害,对产量造成较大损失。当发现个别植株心叶出现多个直径约1毫米的虫眼时,应马上进行全田防治。这段时间也是预防纹枯病和大、小叶斑病的最佳时期。

    三、散粉至采收期

    主要有斜纹夜蛾、粘虫和蚜虫等害虫为害。斜纹夜蛾、粘虫幼虫在吐丝后开始为害果穗顶端,即花丝吐出处,严重影响商品外观。雨天频繁时,斜纹夜蛾为害加重,应在散粉完毕后马上防治;对蚜虫可在其迁飞扩散前防治。

    综合防治

    一、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综合运用先进的栽培技术措施,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从而消灭或抑制病虫害发生。

    1、精选种子选用饱满、均匀、无病虫的优良种子,可以保证全苗、齐苗、壮苗,减少由于种子不纯、生长参差不齐,拉长了害虫为害时间所导致的后果,如在雌雄分化期受玉米螟及吐丝、灌浆期间受斜纹夜蛾和粘虫等为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尤为严重。

    2、实行轮作轮作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利于玉米根系的生长发育,恶化病虫生存环境,减轻为害,效果显著,尤其是对青枯病和纹枯病等土传性病害效果显著。但如果前茬作物是水稻的则会加重纹枯病的发生。

    3、起畦种植华南地区降雨较多,起畦方便排灌,降低地下水位,增强土壤透气性,有利于根系发育,促进地上部生长,减小病菌侵染机会,特别是减少青枯并纹枯病的为害。

    4、适时播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病虫发生规律,适当提前或延后播种,可以避免或减轻病虫的为害。如广州市效在3月上旬前和9月份播种,可明显减轻多种病虫害的发生。

    5、科学施肥多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配方施肥,改善营养条件,促使玉米健壮,增强抗病能力。禁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可减少病虫为害。注意调节土壤酸碱度,酸性土壤每亩施熟石灰75~100公斤。

    6、清洁田园彻底铲除田间及周边杂草,切断病虫中间寄主,可减轻地老虎、斜纹夜蛾、菜青虫、纹枯病等病虫的为害;同时,要及时发现和摘除病叶,可明显减轻纹枯病的传播和控制叶斑病的蔓延。

    二、化学诱杀

    1、毒饵诱杀用花生麸2.5公斤,炒香后拌入90%敌百虫晶体50~75克,喷水0.5~1公斤,边喷洒边搅拌。密闭半天后,于傍晚撒施到田间,可诱杀地老虎和蝼蛄等害虫。

    2、毒菜叶诱杀播后出苗前,将切碎的青菜叶,如甘蓝、菜心、白菜等30~40公斤,用敌百虫1000~1500倍液浸泡几分钟,于傍晚撒施田间,可诱杀地老虎等害虫。

    三、人工捕杀

    早晚在田间发现有地老虎为害,即在被害株根际扒土捕杀;苗期有青虫咬吃叶片,可捏紧心叶压死害虫;粘虫、斜纹夜蛾幼虫在灌浆期为害果穗顶端,也可结合人工捕杀减轻为害。

    四、生物防治

    1、细菌治虫细菌农药高效BT乳剂、82612乳剂、7216粉剂1000倍液喷雾,对菜青虫、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2、病毒治虫菜青虫颗粒体病毒制剂防治菜青虫,杀虫见效慢,但毒杀力强,掌握在低龄期施药效果最好,每亩用12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喷雾 地老虎 杀虫 敌百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