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药剂防治 玉米播种时要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用残效期长的农药(呋喃丹)拌种会有效的杀死传毒媒介,降低玉米被侵染的几率。玉米苗期喷洒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亩用20克~25克,消灭传毒媒介。在玉米1叶1心期,亩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天~8天喷1次,连喷3次。
玉米茎腐病
玉米茎腐病又叫青枯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单独或复合侵染的土传病害。病株早衰,籽粒不饱满,减产严重。
一、主要症状
病害在乳熟后期-蜡熟期为显症高峰期。病株最初表现萎蔫,全株叶片突然褪色,无光泽,叶片自下而上失水变成青灰色并干枯,呈现青枯症状。有的病株出现急性症状,即在乳熟末期或蜡熟期全株骤然青枯,没有明显的由下而上逐渐发展的过程,这种情况在雨后乍晴时较为多见。从始见病株到全株显症,一般需1周左右,短的仅需1天~3天,长的可持续15天以上。病株茎基部变软,内部空松,遇风易折倒,破开后可见茎髓组织变褐分解。籽粒无光泽灰暗,排列松散易脱粒。
二、发病规律
玉米茎腐病是以土壤带菌、侵染主根部为主的系统性侵染病害。通常当玉米进入乳熟期,植株开始衰老抗病性降低,病原菌才开始向茎基部发展,此时遇到适合的气候条件,降雨并且雨后暴晴,就会迅速发病。玉米连作地,土壤中病原菌积累数量大,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重。
三、防治措施
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栽培技术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
1.种植抗耐病品种 如冀丰58、丹玉16、沪单1号等。
2.农业措施 玉米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株残体,集中烧毁或高温沤肥,减少田间初侵染来源。适期晚播能减轻茎腐病的发生。合理密植、合理施肥、改造下湿地等增强玉米抗性,创造不利于茎腐病发生的生态环境。不偏施氮肥,增施钾肥可明显降低发病率。有条件的实行轮作倒茬防止土壤中病原菌积累。
3.药剂拌种 药剂拌种可以减少种子表面带菌率,并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侵染,减轻茎腐病的发生。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150克,对水适量,拌种50千克。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z/liangyou/yumi/10/2008-12-12/54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