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粮食作物种植技术 > 水稻种植技术 > 高产栽培

水稻高产栽培本田管理技术




    苗够早的田块及烂泥田要重晒,最迟 7月10日 前要复水(幼穗分化进入2~3期);孕穗期及抽穗扬花期田间保持浅水层;勾头散籽后采取间歇灌水(前水不见后水),以湿润为主;蜡熟期干干湿湿灌溉,利于增强土壤通气性,提高根系活力,促进谷粒充实。一般收割前7天左右排水落干,秋雨多的年份及烂泥田可提前退水,沙田可推迟。总之后期既防断水过早,避免发生青枯降低粒重,又要防止灌水过深,导致杆软倒伏垮镰。   

    我县水稻主要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防治病虫害是挖掘水稻增产潜力,提高产量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危害我地水稻的病虫害种类繁多,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恶苗病、稻曲病等,害虫至少在40种以上,食根、食叶、蛀茎或吸食汁液,并能传播病毒病。此外还有许多生理性病害,如春寒发生烂秧,有的地方缺磷、钾而出现“座兜”等,对产量影响也很大。   

    在防治策略上,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通过实施健体栽培等农艺措施,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和通风透光的生长环境,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在病虫测报的基础上,适当放宽防治指标,选用低毒、安全、高效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注意水稻齐穗后一般不再用药,以保证食用稻米的安全和卫生。   

    (一)、稻瘟病 :是水稻最主要的病害之一,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达50%以上甚至绝收。水稻生长期叶瘟发生严重时全田呈火烧状,由于危害的时期和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一般以叶瘟和穗颈瘟危害最大。   

    1、苗瘟 :苗期发病,一般病斑不明显,病苗基部灰黑色,上部变褐、卷缩、枯死。湿度大时基部病斑产生大量灰色霉层。   

    2、叶瘟:秧苗三叶期至穗期发生,叶部病斑常因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性的影响,形状、大小和色泽有所不同。分为:   

    ①慢性型:初生褐色或暗绿色小点,后扩大成梭形,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围有淡黄色晕圈,背面产生灰色霉层,病斑扩散较慢。   

    ②急性型:发生条件适宜,感病品种叶片产生暗绿色,近圆型至椭圆形病斑,两面均有大量灰色霉层,急性型病斑出现是此病大流行的预兆。   

    3、穗颈瘟:初生褐色小点,后扩展使穗颈整段变褐色或灰褐色,发病早而重可造成白穗,发病晚秕谷多,产孢量大和天气持续多雨时,包在叶鞘内的穗轴也能发病而整段变褐。   

    发病条件:   

    1、品种抗性差。   

    2、栽培管理方面。①氮肥施用过多、过迟。②长期灌水较深的秧田和冷浸田,土壤缺乏空气,氧化作用差,土壤有机质在厌气状态下产生有毒物质,妨碍根部正常生长发育,抗病力减弱。   

    3、气象因数。温度主要影响稻株和病菌发育,湿度影响病菌孢子形成、萌发和侵入。叶瘟、穗颈瘟流行与否同降雨迟早及雨量关系密切,阴雨及较大的空气湿度有利于病害的流行;反之晴天,光照好,叶片组织老健,空气干燥,不易发病。如 2005年7月25日 至 8月20日 27天中,出现了22天降雨,降雨量较常年增加了75.7毫米,日均气温偏低 3.1℃ ,其中8月中旬偏低 5.3℃ ,极端最低温度平川为 17℃ ,山区 14℃ ,低温阴雨导致穗颈瘟大流行。2006年水稻生长期间6、7、8三个月持续高温少雨,空气湿度小,所以稻瘟病总体表现极轻。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N、P、K配合施用,适当选用含硅酸的肥料(草木灰),避免后期氮素过多,冷浸田注意增施磷肥;合理排灌,适时晒田改善田间小气候等。   

    3、药剂浸种。   

    4、药物防治。根据测报和田间检查,重点施药保护感病中心和处于易感期的稻田,叶瘟初发期及早喷药控制发病中心,并对周围稻田喷药保护,但是田间喷药重点应是危害较重的穗颈瘟。在破口期及齐穗期各喷一次,可选用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 100克 或25%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 150克 兑水50公斤喷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喷雾 氮肥 分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