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粮食作物种植技术 > 水稻种植技术 > 高产栽培

晚稻高产栽培技术



   
  4.5 深水返青 在浅水插秧的基础上,插秧后保持5cm左右的水层,有条件的可实行活水套灌或日灌夜露,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水温和泥温,建立一个稳定的湿热环境,促进晚稻早返青。 
   
  4.6 适时晒田 只要茎蘖数达到或倒四叶露尖即开始晒田,晒田要达到叶片挺直,叶色褪淡,白根出现。排水不良的低洼田要适当重烤、早晒、分次晒,对于地力差,生长量不够的田块,可以适当轻晒,对于渗漏性强的田块,为避免肥力脱劲或断水不发,可不晒。 
   
  4.7 中耕除草 裁后10d左右,结合追肥进行中耕除草,耘稻要早,要棵棵耘到,才能把草除净,追肥中耕后待自然落干再上水,以提高追肥中耕效果。 
   
  4.8 巧施穗肥 穗肥施用期一般在抽穗前15-30d,或在叶龄余数为1-3时施用。穗肥施用量每公顷可用1:1:1型复合肥112.5-150kg,或用尿素37.5-45kg,加氯化钾60-75kg,再加75-150kg过磷酸钙拌细土撒施。 
   
  5 结实期管理 
   
  5.1 适量补施粒肥、防止早衰 在破口期或灌浆期,每公顷施尿素30-45kg,撒肥时避开开花时间。对缺硼或缺钼的稻田,在进行氮、磷混喷时,每公顷再加750g硼酸或钼酸铵喷施。 
   
  5.2 水分管理 幼穗发育期应采取“有水促孕穗”的灌溉方法,水层以3.3-5.0cm为宜。高温应及时灌深水。抽穗扬花期要足水抽穗,遇到低温寒潮可加深水层,以提高土壤温度。晚稻灌浆期应采用干湿交替的灌溉方式,不可过早断水。 

  6 病虫害防治 

  防治病虫害首先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坚持以选择抗病良种为中心,保健栽培为基础,辅以药剂早防,同时注意保护好天敌的原则,综合、全面地进行病虫害防治。 
   
  6.1 叶瘟 对已发生叶瘟的田块,立即施用20%三环唑500倍液喷雾防治,在全田喷药的基础上,重点扑灭发病中心,防止病害扩大蔓延。在第1次防治的基础上,隔7d再用第2次药。 
   
  6.2 晚稻稻曲病 每公顷可用15.5%保穗宁1.2-1.5kg对水750kg喷雾防治,隔7d再用第2次药。纹枯病严重田块,为了兼治纹枯病,每公顷可用5%井岗霉素735L对水750kg喷雾防治。 
   
  7 收获与贮藏 
   
  7.1 收获 9月底至10月中旬是晚稻收割的最佳时节。收割时选择晴好天气,稻茬应不超过5cm,稻捆直径不超过18cm,每20m2掉穗不超出1穗。 
   
   7.2 贮藏 稻谷安全贮藏的重要条件是使其含水量由收获时的24%-26%,经过干燥处理,降低到12%-14%,并使空气的相对湿度达50%-75%,以适于长期贮藏,否则谷堆容易发热而霉坏变质。贮藏前,将稻谷摊于晒场上,在阳光下翻晒2-4d,使含水量降到14%以下,然后人仓贮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晚稻 秧田 种子 尿素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