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食用菌栽培技术 > 蘑菇种植技术

茶薪菇栽培技术焦点问题解疑


    茶薪菇又称茶树菇,为近年来新开发、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的一种珍稀菇品,成为各地推广栽培品种的亮点,仅福建省古田县年栽培量就达到1亿袋。由于茶薪菇的栽培历史短、生产管理缺乏规范化、加上该菇菌丝体和子实体含有杏仁香味,所以病虫害比较多,致使产量不达标,品质下降,产品农残超标,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实施和市场准入制的要求,今后对产品无公害的要求更加严格。这里就茶薪菇栽培技术焦点、难题进行综合剖析,并提出解决措施,供菇农在生产实践中参考。 

    1 培养基配方误区影响产量不达标 

    1.1 高产标准 

    茶薪菇生物学特性和生理生态条件达到要求时,其生物转化率可实现133%,也就是投料(干料)100kg,可产鲜菇133kg。按照现有古田菇区现状,通常采用15×30cm的栽培袋,每袋装干料300g,其产量达到鲜菇400g这个标准即为高产。如果是按保鲜菇规格质量要求,也应不低于300g。而现有许多栽培户未能达标。 

    1.2不达标因素 

    产量不达标虽有诸多因素,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培养基配制欠妥。其误区:一是片面强调降低成本,减少麦麸用量,有的麦麸比例仅占10%,有的甚至只占5%;二是石灰用量春、夏、秋、冬一个样;三是拌料装袋上灶时间拖长,基质酸败,养分受破坏。
 
    1.3基本要求 

    茶薪菇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整个生产周期需10个月,要消耗大量养分。营养供应跟不上,先天性不足,则无法实现高产。 
1.3.1 麦麸 茶薪菇栽培主要营养为有机物质中的蛋白质。现有栽培原料棉籽壳,其蛋白质含量仅占4%,而麦麸的蛋白质含量达13.5%,是棉籽壳的3倍多;尤其是麦麸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高达46%,是茶薪菇营养的主要氮源,又是VB1的添加剂;因此,麦麸是配方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营养物质。其合理的配方要求麦麸占培养基总量不低于15%。 

    1.3.2 石灰 作为培养基酸碱度缓冲剂,同时增加钙素养分,一般用量为2%~3%,具体用量应依配料日气温的高低而有所增减,气温20℃以下时用量少些,气温28℃以上时多些,目的是控制基质酸败。 

    2 杂菌污染及控制 

    2.1 污染原因 

    茶薪菇菌袋的杂菌污染率比其它菇类高。主要原因是栽培量较大,一般栽培户一次制袋少则5000袋,多的1万袋,工作量大,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培养等环节技术失控。特别是老菇区,污染袋处理不好,空间杂菌孢子指数不断增加,而且杂菌抗逆性也越来越强。 

    2.2常见杂菌 

    主要是绿色木霉、链孢霉、青霉、黄红曲霉等竞争性杂菌。尤其是绿色木霉,危害极大,一旦污染,致使菌袋报废。 

    2.3控制措施“7到位” 

    2.3.1 棉籽壳提前24小时加水集堆发酵。 

    2.3.2 加入麦麸后,拌料装袋至上灶时间不要超过6小时,以防止基质变酸。 

    2.3.3 灭菌温度标准控制100℃后持续24小时。 

    2.3.4搬运过程中要防止料袋破孔。 

    2.3.5 接种时间要选择晴天的夜间进行,严格无菌操作。 

    2.3.6 发菌培养时要注意控温、防潮、通风和避光。 

    2.3.7 按期翻堆检查,发现杂菌污染及时处理,发生螨害时可用克螨特73%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灭害。 

    3 菇蚊防治 

    3.1 虫害原因及特征 

    由于茶薪菇菌丝特有的香味,会诱引大量菇蚊入侵啃食菌丝,受害部位菌丝萎缩,基质变黑、发霉并发出臭味,影响出菇。菇蚊为茶薪菇栽培的大敌。 

    3.2菇蚊形态特征 

    菇蚊品种较多。古田茶薪菇目前发生的菇蚊属于嗜菇瘿蚊。成虫头和胸黑色,翅透明,腹部花白色。当菌袋开口后,进入袋内表面破坏菌丝生长,并产卵。卵初期乳白色,后变为黄色,卵期4~5天;幼虫成熟时似线虫,长2~3mm,小的粗似发丝,大的粗度接近牙签。每条成虫可繁殖8~12条小幼虫,幼虫10~15天化蛹。蛹长1.3~1.6mm,蛹期6~7天。有性繁殖的世代周期为30天左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麦麸 喷雾 石灰 杀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