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又叫白蘑菇、洋蘑菇,人们通常称之为蘑菇。是世界范围内栽培最多,产量最高的食用真菌。营养价值高、销路好(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出口量倍增)。其生产原料主要是稻草玉米秆(芯)及牲畜粪等,产量高,经济效益极为显著。因此,在我国近年发展相当迅速,由原来南方福建、浙江等传统主栽区,现已播及河北、山东、安徽以及湖南湖北、江苏等地。该产业的兴起,确实使许多贫困地区农民脱了贫、致了富。但在实际生产中,有许多菇农盲目上马,由于对技术掌握甚微,导致损失现象屡见不鲜。不仅致不了富,反使债务高抬。对想靠栽培双孢菇谋求致富来说,其打击是沉重的。根据广大食用菌爱好者反映和我们通过多地实际调查。若想栽培双孢菇能够获得成功,必须掌握以下技术。
一、季节选择.应恰当温度是蘑菇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双孢蘑属中低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温度5―33℃,发菌超过35℃菌丝易死充,出菇及菇体生长温度必须依于23℃,超过24℃即使正在生长中的菇体也易腐烂死亡。根据这一特性,应结合当地自然气温合理安排栽培时间。使处理好的料,在播种后温度不得超过34℃,待出菇时外界温度则稳定在23℃以下。否则,原料处理得再好,菌种难定植生长;出菇期遇高温也无法形成菇蕾。一般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南地区选在8月中旬堆料,9月中下旬播种。长江以北则可提高20天堆料播种。
二、配方应科学.双孢蘑是典型的腐生菌,不含叶绿素,因此,它不能利用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必须完全依赖于培养料中的营养物质。因此,选择和配比培养料至关重要,不能一味随便凑和。选料时除新鲜无霉变外,更应注意各种原料组合搭配,使配制后的料碳氮比值应为30―33:1。不能因为草料不足使用大量粪肥。若肥料使用过多,在其是无机化肥使用过量,轻者造成菌丝旺长,不出菇;重则将导致播种后菌种不能正常萌发定植,怎能谈上栽培成功。在此介绍几个配方供栽培者选择:1、稻(麦)草2500kg,牛粪1300kg,豆饼或花生饼粉80kg,尿素15kg,碳酸氢铵50kg,过硫酸钙30kg。2、干稻(麦)草2000kg,干牛粪1300kg,饼肥60kg,黄豆粉或玉米粉10kg,尿素30kg,石灰粉50kg,过磷酸钙30kg,石膏50kg,轻质碳酸钙40kg,碳酸氢铵30kg。3、稻(麦)草5000kg,碳酸氢铵25kg,尿素50kg,黄豆粉20kg,过磷酸钙100kg,钙美磷50kg,石灰粉100kg,石灰60kg。玉米芯5000kg,厩肥1000kg,棉饼250kg,尿素25kg,磷肥150kg,石灰125kg。以上组合配方中碳酸比为30―33:1,栽培面积111平方米。
三、建堆要规范.优质双孢菇栽培原料必须通过规范的建堆。借助自然界微生物繁殖而生产生物热,作用机制:一方面可杀死料内有害病原和生物,另一方面可起到杀虫杀卵。科学建堆方法可使料吸水充分发酵均匀。若方法不当,前期料发酵不良,不仅会减产,甚至会绝收。
栽培双孢菇建堆要求是近水源,地势高不积水,交通便利。建堆应按常规方法先铺一层33cm后宽不超过200cm,长视料而定的堆。撒一层预湿后粪肥(粉碎的干牛粪在建堆前一天按粪与水比为1:1预湿),然后再放一层草撒一层粪肥,如此堆高170cm左右。堆料从第二层起,应适当喷洒4%石灰水,先少后多,当堆建成后底部有少量粪水流出为宜。当堆150cm高时,应到堆上用脚将草料踏实。料堆建成底部小上部大、顶部略高。建成后的料堆四周围以薄膜或草帘,若阴雨天顶部需盖塑料薄膜防雨淋湿。
料堆建成后,堆温开始上升,当料堆25cm深处料温达60―75℃时并持续4―6小时后进行翻堆,翻堆要求抖松草料、散发废气,增强料堆的透气性。同时,草料要里、外、上、下对调,以便原料发酵均匀。此时料堆宽应缩小到小到150cm,仍堆成原状,如发现局部料偏干,在翻堆过程中结合喷水。翻堆后料温重新上升,当达到60―75℃保持4―6小时进后,再进行第二次翻堆,建堆方法如前。如此翻堆三次,即可进行二次发酵。
四、二次发酵.应完全培养料经过前期室外堆积发酵后,虽然病虫害已大部分被杀死,但不完全,同时,到麦草中木质纤维素含量较高。对分解木质素能力很低的双胞菇菌丝来说,若用这样的料来栽培则产量极低。必须通过二次发酵,利用有益菌(如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繁殖,使草料进一步降解,由原来的大的分子化合物降解为简单的低分子化合物,以利蘑菇菌丝吸收利用。具体方法为:将前发酵好的料经过调湿(取过草料用手紧扭有水滴出为宜)调节酸碱度(PH)为7―8后立即趁热上床。投放在床架中间三层,上层少,下层多,然后密闭通过蒸气经过加热,尽快使料内温到58―62℃,保持6―8小时,其目的是进一步杀虫、杀菌。然后,适当打开门窗进行通风,减缓加热,使温度下降,当温度降到48―52℃,维持7―8天,这阶段主要是培养有益菌繁殖、促使原料腐熟。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z/jun/4/2008-12-12/107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