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有关我国猪育种几个问题的探讨


前 言 我国是养猪大国,根据2002年的统计数字,我国猪的存栏数为4.65亿头,出栏率124%,猪肉总产量4436万吨,人均猪肉产量34公斤。猪的存栏数和猪肉的总产量都接近世界猪存栏数和猪肉总产量的一半。但整体生产水平比起发达国家还有不少差距,如以出栏率和存栏猪头数的平均产肉量两项指标作比较:
表1 主要养猪国家的养猪效率比较
国家 出栏率(%) 存栏猪平均产肉量(公斤)
韩国 159 120
日本 171 129
荷兰 140 122
英国 174 127
加拿大 160 135
美国 157 137
澳大利亚 141 138
丹麦 181 142
德国 168 146
法国 181 158
中国 124 95

因此我国要追上发达国家的养猪水平,无论是在遗传育种、营养饲料、疾病防制还是在设备与环境、经营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下面针对行业媒体经常问到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问题1:
说起“现代育种技术”往往会使人想起克隆、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现在究竟有哪些已达到实际应用的程度?
分析与讨论1:
现代育种技术并不仅是指生物技术。我在以前的报告中曾经提到过,“现代动物育种技术是遗传学原理、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育种学家创新思想的集合”。例如有特殊价值的动物个体的克隆(细胞生物技术),对经济性状高产基因型的分子标记(分子生物技术)只是现代动物育种技术中的一部分内容。目前国外对体细胞克隆猪和转基因猪都有成功的例子报道;国内对经济性状的QTL或分子标记也有不少的试验研究,如影响猪肉质的酸肉基因、氟烷敏感基因,影响猪产仔数的DNA标记等都有相当数量的论文发表。但是总的来说,并未在养猪生产中起到很大作用,即使是在猪的育种中也只是跟踪国外先进水平。

问题2:
听说外国猪育种公司育成了白色太湖猪,这是怎样育成的,是不是用了什么基因工程?
分析与讨论2:
我已经看到了“白太湖猪”的照片。虽然我不知道他们的具体育种过程,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水平来看,肯定不是用什么基因工程育成的,因为群体水平的常规育种技术,就能育成白太湖猪。以梅山猪和长白猪为例:
设长白猪的显性白色基因为W,梅山猪的黑色基因为w,则无论是正反交,子1代猪均为白色,其基因型为Ww;用子1代的母猪留种,与梅山公猪回交,后代猪群中有1/2白猪,毛色基因型仍为Ww,含有3/4的梅山猪血统;用回交后代的白母猪留种,再与梅山公猪回交,后代猪群中仍有1/2的白猪(Ww),并含有7/8的梅山猪血统。这时猪的外形和生长、产仔等生产性能已很接近梅山猪。取7/8梅山猪血统的白猪作横交固定,后代有3/4为白猪,但其中只有1/3是W基因的纯合子(WW),这可以通过与黑猪测交而确定。测交后,选出纯合型(WW)公母猪留种,自群繁殖,后代即为“白色太湖猪”。整个育种过程经历了杂交1代、回交2带、横交1带、测交1代、纯繁1代共6个世代。由于毛色在仔猪出生时就可以确定,而且随着梅山猪血统的增加,性成熟提早,每代只需要8~9个月的时间。所以4~4.5年左右即可育成“白太湖猪”,当然群体要有足够的数量。

问题3:
“白太湖猪”有什么应用价值?
分析与讨论3:
至少有两方面的应用价值。一是在以杜洛克为终端父本的配套系商品猪中不会出现黑猪;二是提高了母系猪的产仔数。
虽然“白太湖猪”或“白梅山猪”有相当高的繁殖性能,但一般不会直接作为父母代母猪使用,因为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一种较为理想的商品猪生产体系是:

GGP “白太湖猪”♂ X 长白猪♀

GP 大约克♂ X 1/2“白太湖猪” ♀

PS 杜洛克♂ X 1/4“白太湖猪” ♀

CS 商品猪
这样商品猪中瘦肉型猪的血统恢复到89%,因“白太湖猪”中仍有12.5%的瘦肉型猪血统,保持了高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瘦肉率。而且父母代母猪中仍含有22%的中国猪血统,提高了产仔数。

问题4:
根据前面的分析,外国育种公司是否有可能用“白太湖猪”和长白猪或大约克等白色瘦肉型猪级进杂交2代,育成长白猪或大约克猪的高产仔系呢?
分析与讨论4:
事实上也许有的外国公司已经这样做了。我们明显地感到,近年来进口的白色外种猪,和标准品种的体形外貌,特别是头型和耳型相差较大,而且初产仔数平均可达11~12头。大家都知道,猪产仔数这样的低遗传力性能只靠纯种选育是提高不了那么快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太湖猪 品种 长白猪 猪肉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