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我国是养猪大国,根据2002年的统计数字,我国猪的存栏数为4.65亿头,出栏率124%,猪肉总产量4436万吨,人均猪肉产量34公斤。猪的存栏数和猪肉的总产量都接近世界猪存栏数和猪肉总产量的一半。但整体生产水平比起发达国家还有不少差距,如以出栏率和存栏猪头数的平均产肉量两项指标作比较:
表1 主要养猪国家的养猪效率比较
国家 出栏率(%) 存栏猪平均产肉量(公斤)
韩国 159 120
日本 171 129
荷兰 140 122
英国 174 127
加拿大 160 135
美国 157 137
澳大利亚 141 138
丹麦 181 142
德国 168 146
法国 181 158
中国 124 95
因此我国要追上发达国家的养猪水平,无论是在遗传育种、营养饲料、疾病防制还是在设备与环境、经营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下面针对行业媒体经常问到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问题1:
说起“现代育种技术”往往会使人想起克隆、分子标记等生物技术。现在究竟有哪些已达到实际应用的程度?
分析与讨论1:
现代育种技术并不仅是指生物技术。我在以前的报告中曾经提到过,“现代动物育种技术是遗传学原理、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育种学家创新思想的集合”。例如有特殊价值的动物个体的克隆(细胞生物技术),对经济性状高产基因型的分子标记(分子生物技术)只是现代动物育种技术中的一部分内容。目前国外对体细胞克隆猪和转基因猪都有成功的例子报道;国内对经济性状的QTL或分子标记也有不少的试验研究,如影响猪肉质的酸肉基因、氟烷敏感基因,影响猪产仔数的DNA标记等都有相当数量的论文发表。但是总的来说,并未在养猪生产中起到很大作用,即使是在猪的育种中也只是跟踪国外先进水平。
问题2:
听说外国猪育种公司育成了白色太湖猪,这是怎样育成的,是不是用了什么基因工程?
分析与讨论2:
我已经看到了“白太湖猪”的照片。虽然我不知道他们的具体育种过程,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水平来看,肯定不是用什么基因工程育成的,因为群体水平的常规育种技术,就能育成白太湖猪。以梅山猪和长白猪为例:
设长白猪的显性白色基因为W,梅山猪的黑色基因为w,则无论是正反交,子1代猪均为白色,其基因型为Ww;用子1代的母猪留种,与梅山公猪回交,后代猪群中有1/2白猪,毛色基因型仍为Ww,含有3/4的梅山猪血统;用回交后代的白母猪留种,再与梅山公猪回交,后代猪群中仍有1/2的白猪(Ww),并含有7/8的梅山猪血统。这时猪的外形和生长、产仔等生产性能已很接近梅山猪。取7/8梅山猪血统的白猪作横交固定,后代有3/4为白猪,但其中只有1/3是W基因的纯合子(WW),这可以通过与黑猪测交而确定。测交后,选出纯合型(WW)公母猪留种,自群繁殖,后代即为“白色太湖猪”。整个育种过程经历了杂交1代、回交2带、横交1带、测交1代、纯繁1代共6个世代。由于毛色在仔猪出生时就可以确定,而且随着梅山猪血统的增加,性成熟提早,每代只需要8~9个月的时间。所以4~4.5年左右即可育成“白太湖猪”,当然群体要有足够的数量。
问题3:
“白太湖猪”有什么应用价值?
分析与讨论3:
至少有两方面的应用价值。一是在以杜洛克为终端父本的配套系商品猪中不会出现黑猪;二是提高了母系猪的产仔数。
虽然“白太湖猪”或“白梅山猪”有相当高的繁殖性能,但一般不会直接作为父母代母猪使用,因为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一种较为理想的商品猪生产体系是:
GGP “白太湖猪”♂ X 长白猪♀
↓
GP 大约克♂ X 1/2“白太湖猪” ♀
↓
PS 杜洛克♂ X 1/4“白太湖猪” ♀
↓
CS 商品猪
这样商品猪中瘦肉型猪的血统恢复到89%,因“白太湖猪”中仍有12.5%的瘦肉型猪血统,保持了高的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瘦肉率。而且父母代母猪中仍含有22%的中国猪血统,提高了产仔数。
问题4:
根据前面的分析,外国育种公司是否有可能用“白太湖猪”和长白猪或大约克等白色瘦肉型猪级进杂交2代,育成长白猪或大约克猪的高产仔系呢?
分析与讨论4:
事实上也许有的外国公司已经这样做了。我们明显地感到,近年来进口的白色外种猪,和标准品种的体形外貌,特别是头型和耳型相差较大,而且初产仔数平均可达11~12头。大家都知道,猪产仔数这样的低遗传力性能只靠纯种选育是提高不了那么快的。
问题5:
如果真是这样,外国公司把高代杂种猪当纯种猪卖给我们,算不算是一种欺骗行为?
分析与讨论5: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家外国公司承认他们的长白猪或是大约克猪是导入了中国太湖猪的血统。这要是我,我就承认是导入了中国猪的血统,而且大张旗鼓地宣传,你们中国人没有做到的,我们外国人做到了。但如果不说清楚,导入了太湖猪血统也说没有导入,那就是一种欺骗行为了。因为你的“高产仔系”不但头型、耳型等外观性状不一致,而且以后在产仔数这类遗传力低的杂优性状,在纯繁时还会有分离。
问题6:
近年来我国不断地从外国公司进口外种猪纯种和配套系。“拿来主义”已成事实,我国还有没有必要自己进行育种工作?
分析与讨论6: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牵涉面也较广,要根据不同情况来讨论。
1、世界一流的种猪是买不到的。
从外国进口种猪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直接从某个育种公司所属的猪场进猪;第二种是通过某个“中介公司”(一般都是“皮包公司”)从与他们有联系的猪场中进猪。当然都需要经过国内一系列的报批手续和符合检疫条款,才能出去选猪。但无论是从哪种渠道,国外第一流的种猪是买不到的,在不少情况下甚至是在商品群中挑选种猪。有时候所提供的系谱也并不是真实的,几乎没有在客户选好猪后,猪场经营者随即从计算机中打出系谱交给客户的,都是要等好几天甚至等到检疫期结束随种猪运来中国。
2、我国已掌握现代猪育种技术
无论是群体水平的常规育种技术还是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育种新技术,国内都已掌握,如种猪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氟烷敏感基因的检出和高繁殖力的分子标记等。而且有的还有所创新,如对地方品种的多点核心群选育;与同胞测定和后裔测定相结合的引进猪种成套复制推广;FSHb亚基因作为猪产仔数DNA标记的美国专利的获得(专利登录号:US6,291,174B1 )等。
3、我国有丰富的猪种资源,结合现代育种技术,可以育成有特色的产品,满足不同市场的需要。如优质猪肉,实验用小型猪等。
问题7:
我国年年从国外进口种猪,一些大猪场虽然自己也做育种工作,但始终摆脱不了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被动局面,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怎样?
分析与讨论7:
我国从英、美、法、德、丹、荷、加、瑞典、比利时等国,著名或不著名的公司大量地、重复地引进大约克、长白、杜洛克、汉普夏、皮特兰等纯种猪和施格、迪卡、PIC等配套系不同代次的种猪和杂交猪,花了大量外汇,但仍是走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老路。我对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作如下分析:
1、我国地方猪种虽然有许多优点和特点,但总的来说,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2、盲目地听取了外国代理商(有不少是替外国人办事的中国人)的宣传和提供迎合国人需求的“优惠”条件,吸引出国采购;
3、国内种猪场经营者认为自己做育种工作费钱、费时,不如买种省事,而且“高价进,高价出”,仍有钱可赚。尤其有的猪场引种费是以项目形式向国家申请得到的,不花白不花。
4、有关科技和行政主管部门,认为搞育种是“胡子项目”,老没完没了,不符合早出成果,快出成果的“短,平,快”要求。
下面再谈一下我对从外国引进畜禽品种的看法:
1、建国以来我国从经济发达国家引进了大量畜禽品种,对我国地方品种的改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如中国美利奴羊、中国荷斯坦牛、中国西门塔尔牛、草原红牛、三河马、伊犁马、北京黑猪、三江白猪、北京白鸡、新浦东鸡、新扬州鸡等培育品种,都含有外国品种的血统,有的更是由外国品种直接在我国长期饲养选育的结果。
2、在引进国外品种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饲养管理和良种选育技术。我们说目前国内已掌握了国外先进的畜禽育种技术,这一方面是由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人才培养的结果,事实上培养人才的老师多数也都出国接受过国外的科学知识和先进技术的训练。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引进了外国品种,也促使我们对外国育种技术的了解。出国购买种畜禽的过程,从积极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3、畜禽引种应当像工厂引进设备和技术一样,要有自己的消化、吸收过程,有的还要拆卸、仿造、改进,使其更适合生产需要,甚至改进了的设备和产品再向国外出口。而我们的畜牧学家、种畜场经营者似乎缺乏这样的勇气和实干精神。可能有人会说这要领导下决心,我们哪有钱做育种工作。我想如果由畜牧行政主管部门、企业家、育种专家共同努力,在现有猪种资源和经济实力的基础上,选几个有规模的种猪场作为重点育种试点,建立我国自己的猪育种公司,育成国际先进水平的猪种和配套系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问题8:
如果我国有了自己的猪育种公司,是不是就可以不再进口猪种了?
分析与讨论8:
是否进口种猪要根据需要。一般来说,即使今后有自己的育种公司,进口还是会有的。这是因为:(1)市场是开放的,特别是在进口猪的生产水平高,饲养者获得的利润在减去引种费后仍能超过饲养国内育成的猪种的情况下;(2)国内的猪育种公司和教学、科研单位,有时也需要引进一些高产的或是有特色的猪种,作为新的育种素材。
不过我对大量的、重复的引种是有看法的,有一家国内种猪场,在他们的广告中就宣传他们猪场一次就从国外引进了几百头种猪,以显示他们的经济实力和种猪水平。其实适得其反,因为谁都知道一次引进的头数越多,整体平均的遗传质量就越差。另外,从国外引种,最好是引进高质量的精液或胚胎,不要大量地引进活畜。有一次我在加拿大从一家向中国出口种猪、种牛的“皮包公司”处得知,他们正在组织货源,准备分批给中国出口3000头肉用种牛,说是国内的一家合资公司要这些牛。这真是让人作为笑柄,因为牛的冷冻精液和胚胎移植早就商业化了,何必不远万里从加拿大进口活牛,而且一进口就是3000头。
问题9:
你对种猪场的联合育种有什么看法?
分析与讨论9:
成立猪育种公司和种猪场之间的联合育种是有区别的。猪育种公司是一家独资或合资公司,有近期和中长期育种目标和育种规划,有公司所特有的繁育体系和营销策略。种猪场之间的联合育种可以有多种形式,如我国有长白猪、大约克猪和杜洛克猪育种协作组,有“双肌臀”猪联合育种组,这些组织都是民间的、自愿的联合。一般都有一个组长单位牵头,每年召开一次协作组或联合育种组会,进行信息和技术的交流,有时还做某些技术推广,如人工授精训练班、育种计算机操作训练班等。单位之间都是独立的,互相没有约束力。这样的联合育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育种技术的推广,如种猪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种猪血统(主要是精液)的交换等。但起不到育种公司的作用。
问题10:
你对我国地方猪种的出路有什么看法?
分析与讨论10:
首先要对地方猪种的种质特性进行评价,哪些是现在有用的,哪些是今后可能有用的;其次对有特色的地方猪种应采取保种措施,保种的方式要根据情况,是原产地保种还是易地保种,是活畜保存还是冻精、冻胚保存。
在开发利用方面,目前可以考虑的有肉的品质、繁殖力、对特殊环境的抗性和适应性等。在配套系生产商品猪的繁殖体系中,可以考虑用繁殖力高和肉质好的地方猪种作为母本母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