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猪病防治

猪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2.2.2标记辅助渗入(MAI)利用途径有:

①利用遗传标记进行目的基因渗入;

②利用遗传标记选择背景基因型。比利时的Hanset等(1995)通过检测与RYRI紧密连锁的葡萄糖酸异构酶(GPI)位点,将大白猪氟烷阴性基因渗入到皮特兰中,并经3次回交,获得氛烷阴性皮特兰品系。利用MAI可用中国地方猪(抗逆性强)精确改良国外种猪,同时保护外种猪的优良特性。

  2.2.3直接进行主基因选择针对某一特定疾病,弄清抗病基因及遗传机制,直接对抗病主基因进行基因型选择的效果最理想。以核酸探针为基础,采用分子杂交和荧光自显影的方法,可特异性快速安全识别抗性主基因。如对猪K88抗性基因8的标记和选择,就可以鉴别出隐性统合体SS公猪,利用它们就可以繁育出对K88具有抗性的后代。英国研究者发现阴性和阳性基因之间的差异只在于同一位置的3个碱基不同,据此研制出DNA探针试剂仅需少量血液就可准确地检出应激敏感猿。

  2.3进行转基因工程抗病育种从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尝试进行转基因工程抗病育种,依据抗性基因转移到动物体的部位,可将其分为2类;

①核酸免疫,将外源基因注射到动物体细胞内,使其在体细胞内表达并获得抗性,这种抗性不能通过世代交替而延续。

②转基因动物,将部分内源基因或个体重组基因的克隆片段转移到动物体内得以整合表达,以产生有新的遗传特征或性状的动物,并能将新的遗传信息稳定传递给后代。较有价值的候选基因包括干扰素基因、干扰素受体基因。抗流感病毒基因、反义核酸、MHC基因、核酶、病毒衣壳蛋白基因和病毒中和性单克隆抗体基因,这些基因的克隆片段可通过细胞显微注射、精子载体法、胚胎干细胞组建、体细胞克隆和逆转录病毒载体法等基因方法重组于猪的细胞内获得表达,使猪的抗病功能增强,培养特定的抗病猪群。现在已培育成功流感病毒(MX)的转基因猪。我国已将核酸抗猪瘟育种列入“863计划”,并成功获得转移抗猪瘟病毒核酶的转基因兔。

  2.4开展抗病育种的困难和存在问题

①抗病性的遗传机制非常复杂且受环境影响较大。

②病微生物的遗传特性及与宿主动物的相互关系也十分复杂。

③抗病性或易感性指标难以测定,且缺乏进行间接选择的可靠标记。

④病原微生物变异迅速,易形成能克服抗病猪的变异品系。

⑤抗性与生产力性状之间存在负相关,不同疾病间也存在颉颃性。

⑥世代间隔较长,必须经长期选择。

  3展望由于很多因素限制了常规育种方法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采用遗传标记辅助育种和转基因抗病育种将是今后有种的主要方向。其中SLA基因将会是主要的候选基因。目前,与猪抗病有关的数量性状(QTL)基因定位研究得较少,且抗性基因的鉴定、分离和克隆技术都有待完善。所掌握的与抗病性状基因连锁的遗传标记也较少,且缺乏可靠的遗传标记。转基因抗病育种,不仅在外源基因的选择和分离、基因的导入技术等方面还需进行大量的探索性工作。而且转基因猪在安全性、生态学和伦理学方面尚面临许多问题。但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抗病有种潜在的巨大经济效应,将会使抗病育种成为21世纪猪育种的一个热门领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抗性 标记 受体 抗病育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