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羊技术 > 饲养管理

地方品种牛资源保护的思考



  我国多样性的地理、生态、气候条件,众多的民族及不同的生活习惯,加之长期以来经过广大劳动人民的驯养和精心选育,形成了70多个各具种质特色的牛品种,地方品种牛资源可谓丰富多彩。但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人民膳食结构的改变及黄牛改良工作的大面积持续推广,地方品种牛的数量和质量急剧下降,个别品种甚至濒临灭绝。

  遗传资源保护是关系到养殖业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我国在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中15个地方品种牛进入国家级重点保护名录,另有一批进入省级保护名录。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各地保种工作者研究制定了各种地方品种牛保种规划及措施,陆续加强了保种工作。结合辽宁省国家级保护品种复州牛和省级保护品种沿江牛的工作实际,笔者对地方品种牛资源保护提出如下见解。

  对保种目标的思考

  从各保种单位制定的地方品种牛保护方案中看到,在介绍品种特征时,大多宣传耐粗饲、使役力强、发育快、成熟早、繁殖力强、寿命长、性情温驯、抗逆性强、肉质独特、屠宰率高、遗传性能稳定等等;在制定保种目标时,强调了核心群基础母牛头数、公牛头数及建立家系个数,确定了最低群体有效含量,控制每个世代近交增量范围等等。

  保存未来不可预见利用价值的所有基因,都可能在类型、质量、数量上培育出新品种,这是传统的随机保种有利的一面,所以品种特征、畜群大小、家系数量、近交增量等都可以作为保种任务指标,但这不应是核心保种目标,而应该是品种的特色,而且具体到特异性状(特异基因或基因组合的表现)。地方品种牛既有共性又各具特性,有许多性状是很多品种都具有的,保种应对品种的重点性状重点保护,减少重复,特色性状必须确保不丢失,这就需要对地方品种牛的种质特点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确定保种目标的依据是遗传资源调查和评估。我们应首先分析地方品种牛的特异性状,变无目标的保为有目标的保,变保品种为重点保优异特性。目前我们对各个品种牛的了解局限于外貌、生产性能、适应性等能够表面观察和度量的那些性状,很少掌握其内在特性,如特异抗病能力、特异敏感性等,缺少对制约抗逆性、早熟性、肉质、母性、体形大小和激素水平等内在因素及其有关基因的了解。

  根据表型对地方品种牛的评估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我们需要完善评估体系,重点开展下列研究:一是进行地方牛种质测定或品种评价(包括生长发育、繁殖力、抗病性等等);二是用生理、生化方法研究各品种牛的血型、染色体等遗传标志,判断品种特性、品种来源及品种之间的关系,建立生产性能监测体系和记录体系。确定各品种的特点及其构成的特异性状,经过系统规划与优化,制定科学的保种方案。

  可喜地看到,目前牛基因定位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已有许多经济性状位点被定位或发现了与其连锁的DNA标记,如牛的双肌基因、牛的weaver基因、牛的早期流产基因,牛产奶量和乳脂率性状的座位等,那么我们如何利用研究成果完善保种目标、最大程度发挥保种牛的价值等值得思考。

  辽宁省在复州牛、沿江牛保种目标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力求确定保种群要保哪些特异遗传性状的具体目标,进而通过选择有意识地加强这个性状。如我们对保种牛实施检测体尺体重、繁殖率变化情况;用每个品种10头牛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育肥屠宰试验,掌握各阶段活重、增重效率、饲料转化率,经屠宰查验肌纤维细度、密度、大理石花纹、肉质、味道等;查验基因位点与产肉性能、肉质的联系等等。

  对选育保种的思考

  选育与传统的随机保种方法相反,要求有选择、缩短世代间隔、打破遗传平衡,使基因频率有所变动。“保种与选育利用并不矛盾,可以与其结合进行,关键是要有明确的保种目标”。通过本品种选育,能使地方品种牛优良性能得到显著提高,提纯复壮得以实现,通过选择,可以抵制突变、漂变、近交等对目标性状的不利影响。

  辽宁省复州牛和沿江牛保种就实行了动态保种,保种群实行选种选配,加强选育,不断淘汰劣质个体,以达到缩小个体间差异、整体水平得到提高的目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地方品种 品种 公牛 近交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