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黄牛改良 推进甘肃牛业产业化发展


 甘肃省是全国5大牧区之一,养牛业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养牛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形成了“养-加-贸”一体化经营的基本框架。黄牛改良是牛业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项常规实用技术,对于推进养牛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养牛效益和质量,推进牛业产业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甘肃省黄牛冻配改良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近几年,随着牛业的兴起,养牛业持续升温,甘肃省各级政府将黄牛改良再次列入议事日程,河西地区加大牛改力度,增加投入,力求提高冻配数量;陇东、陇南、陇中地区重新启动和强力拉动牛改进程,各级政府的财力和人力投入大幅度增加。2006年,全省冻配面扩大到80个县(区)、1073个乡(镇),冻配点达1228个,年冻配数量达41万头,约占应配母牛的30%,受胎率达到85.5%。全省从事黄牛冻配人员1685人,良种及改良牛比率达64.5%,其中一代杂种牛占40.9%,二代占30.9%,三代以上占28.2%,出栏牛平均个体产肉量达103.4千克,比改良前提高了39.03千克,部分县(区)比改良前产肉量提高,达到60千克~80千克,牛存栏438.8万头,出栏134.8万头,分别增长6.2%和9.8%。黄牛冻配改良技术的推广普及,使全省黄牛良种化程度、出栏率、产出水平、日增重量明显提高,为提高养牛生产水平,促进养牛业生产方式转变,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甘肃省黄牛改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现在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正确分析牛改形势,找准问题,因地制宜是关键。
  存在的问题
  遗传材料供应不规范 由于受市场影响,各地冻精价格和质量不一,种质水平较差的劣质冻精以低价流入市场,部分市县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和冻配站(点)为了自身利益,贪图价格便宜,忽略了种质水平,致使杂交改良后代性能低下,甚至出现品种不一。全省各地劣质土种公牛本交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地区还相当严重,良种市场混乱,亟待规范。
  冻配数量少,区域发展不平衡 2006年,全省黄牛冻配数量为41万头,约占适龄母牛的30%,全省还有90万头应配母牛未参与冻配改良,出现“基础母牛群大,改良覆盖面小”的特点。河西地区以西门塔尔牛为主导品种进行的杂交改良,多年来已被广大农户所接受,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群众积极性高,改良覆盖面大,管理和技术服务完善,走在全省前列,其他地区仍在起步和正在启动阶段。就整体而言,东西部地区差距较大,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地域的限制,黄改区域性表现突出。 缺乏统一的牛改规划,品种使用混乱 黄牛改良初期,甘肃省制定了“以西门塔尔牛为主改良全省黄牛”的计划,随着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各地盲目引种,求新求变,东部地区部分群众嗜好红毛色,对西门塔尔牛白斑不适应,全省出现了8个以上品种的肉牛冻精随意使用,不受限制,全省无统一的规划要求和长期育种及改良目标。
  资金投入匮乏 从牛改开始到现在已20多年,基层各冻配站(点)所有冻配器械大部分老化,需要更新;各地液氮价格上涨,冻配成本加大;液氮站(点)需要更新设备和增加数量;冻精生产成本加大,供应价格仍然未变,这些都需各级财政扶持和投入。
  冻配改良队伍不稳定,技术有待提高 冻配是一项操作性强的技术工作,集理论性和操作为一体。品改初期培训了大批技术骨干,如今这批骨干已陆续离开工作岗位,新的技术人员得不到补充。正在启动黄改工作地区的技术人员和补充的技术人员经验欠缺,技术障碍影响冻配受胎率和覆盖率,进而影响群众的积极性。
  种畜引进更新缓慢 种畜是牛改的基础,是生产优质冻精的前提。甘肃省种公牛站虽多次从国内外引进优秀种畜,保证了牛改的质量和进程,但从目前需求来看,仍需引进西门塔尔种牛20头,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冻精需求。为了做好种畜更新,应每两年引进1次种畜,补充更新群体。
  管理方式和工作机制不活,龙头企业拉动力弱 牛改是公益性事业,受益者是养殖户,各级畜牧技术部门工作机制和管理办法对牛改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部分地区管理方式落后或工作机制不健全,部分地区半管半不管责任不明确,部分地区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牛业产业链条不完善,这些都严重影响牛改进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黄牛 品种 畜牧 公牛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