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牛技术 > 饲养管理

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推荐:购买《养牛技术》VCD光盘,请到VCD商城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2?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海淀 100094)

奶牛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超出了正常的生理范围,而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导致营养失调的急性内科疾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前者是真胃通过瘤胃底部从腹腔的右侧移至左侧,置于瘤胃与左侧腹壁之间,也称真胃移位;后者是真胃在右侧腹腔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扭转,逆时针的称为前方变位,顺时针的称为后方变位,人们习惯于把右方变位称为真胃扭转。关于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记载已有百年历史(Carougean和Prestat,1898),自1950年由Begg氏和Ford氏描述和确认以来,近50年内,该病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死亡率也较高,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成为威胁奶牛健康发展的一种严重疾病。其中,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发病率最高。要预防真胃变位的发生,就需要研究和探索真胃变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预防、控制该疾病的发生。真胃变位的发病因素较多、较为复杂,迄今为止,人们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无一致性结论,但认为真胃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的病因相似。本文结合作者的研究和临床工作,对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 病因

1.1 饲料因素?

1.1.1 饲喂大量精料引起真胃弛缓 多数学者认为给奶牛长期饲喂大量精料是真胃左方变位的主要病因,如玉米、豆粕、麻饼等,并且认为由其引发的真胃弛缓是真胃变位的病理学基础。上海市牛奶公司奶牛精料日喂量分别从1978、1979年的5.92 kg、5.73 kg逐年增加到1987年的8.63 kg,10年中精料增加45.78%,奶产量增加14.18%,而真胃左方变位却增加了141倍。陆惠超在上海浦东新区对161头奶牛进行调查,发现随着精料的增加,左方变位的发病率上升,日喂精料4.5~5 kg时,发病率为5.59%,日喂精料增加为6.1~7 kg时,发病率为19.25%,日喂精料8.1~9 kg时,发病率达到高峰,为29.81%。张国士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兽医院263例真胃变位病例统计发现,日喂精料量在10~15 kg之间时有很高的发病率。支持饲喂大量精料是主要病因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高精料日粮可导致挥发性脂肪酸量增加,其浓度过高可减少真胃蠕动性及其向十二指肠排空内容物的作用,使得真胃弛缓,为真胃移位奠定了病理学基础;高精料日粮发酵产气多,可引起气体产生增加,瘤胃蠕动由于慢性酸中毒及粗饲料少而减弱,使瘤胃上部充气而使瘤胃上浮,使瘤胃与腹底空隙加大,使真胃很容易向左方游走,促进移位的发生。Holtenius研究发现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和高血

糖症是真胃左方变位发病率增加的原因之一。石川高明等试验证明左方变位奶牛真胃中挥发性脂肪酸(VFA)尤其是丁酸的浓度升高。Boton和Senden试验证实十二指肠内的VFA和不饱和脂肪酸均可明显抑制真胃运动,导致真胃弛缓,Sack试验证明高精料可使牛的真胃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幽门后移等真胃弛缓迹象。张素华报道过多饲喂精料时,瘤胃、网胃、真胃的收缩频率降低。以上研究可初步说明高精料诱发真胃变位的病理过程。高精料日粮在前胃很快发酵,产生多量的VFA和不饱和脂肪酸,使整个消化道的酸度增加,引起胃肠弛缓,特别是真胃弛缓,而且也增加了真胃的负担,使其容积增大、扩张。许多学者包括我们认为,在真胃有较大活动空间时(理论上讲,真胃如果缺少移动的空间位置,真胃移位难以发生),弛缓、扩张的真胃则易从瘤胃右后下方越过腹底正中线移至腹腔左侧。?

1.1.2 缺乏优质青干草时真胃弛缓 优质青干草是容积性饲料,富含粗纤维,可加速消化道的迅速排空;临床上常见的病牛的饲料中富含精料而缺乏优质青干草,减缓了酸性内容物的及时排空,促进了真胃弛缓。?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奶牛 饲料 干草 发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