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家禽肠毒综合症的诊断误区


误区一:强制止泻

  很多鸡病都能引起腹泻,肠毒综合征更是如此,发生肠毒综合征后病鸡通常排黄色、暗红色、褐色糖稀样的粪便,很多兽医工作者的第一反应通常是立即用药止泻,仿佛止泻成功与否决定了治疗的成败,但是肠毒综合征死亡率高的原因不在于腹泻,而是自体中毒,因此如果强制止泻反而加剧了自体中毒,死亡率会不降反升,或者是投药数天后效果不佳,按照中兽医上所说的,发生肠毒综合征应该是引导排毒,而不是一味止泻。

  误区二:发病早期用猛药攻之

  在肠毒综合征发现的早期,人们往往像对待其它传染病一样,抓紧时间下猛药治疗,但结果往往是用药后死亡率立刻显现,并且治疗两个疗程以上才有所减轻,为什么?原因很简单,革兰氏阴性菌在肠道大量繁殖,可导致肠道消化功能紊乱,使球虫繁殖释放大量有害物质,再加上使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后,革兰氏阴性菌死亡解体释放的超剂量内毒素,可引起机体调节系统紊乱甚至休克死亡。

  误区三:治疗时用多种维生素

  多种维生素可以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但是鸡患肠毒综合征时要禁止使用,不但如此,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其它致病菌引起的消化道也不能用。因为发生肠毒综合征时,肠道功能已经紊乱,会造成营养吸收障碍,有害的物质却没少吸收。同时饲料在消化道内和脱落的肠黏膜混合在一起,导致细菌大量繁殖,此时如果增加多种维生素,一则吸收不了,二则增加了肠内容物的营养反而利于有害菌繁殖,对治疗有百害而无一利。

  误区四:拌料给药

肠毒综合征会导致鸡不断勾料(把料筒的料勾到地上),再加鸡只发病后采食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如果此时拌料给药,就会导致饲料被大多数健康鸡和症状轻微的鸡吃了,病鸡没食欲,或者吃的很少,达不到治疗效果,不能产生应有的疗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其它 剂量 细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