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遮黑式鸡舍饲养的肉种鸡晚产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1.3.4饲养在遮黑式鸡舍的逆季鸡群光照控制不好。在逆季(3-6月份出雏),由于育成后期自然光照时间逐渐缩短,光照强度逐渐减弱,性成熟阶段正值日照逐渐缩短的季节,这对鸡群性成熟不利,因此种鸡的性成熟将会推迟,开产时间也相应推迟,而且产蛋高峰和整个产蛋期的产蛋性能都较低。一般情况下,饲养在遮黑式鸡舍的种鸡都应按顺季鸡的体重标准饲养,但在实际生产中,很多用户对遮黑重视不够,出现漏光现象比较普遍,进鸡舍后,从鸡舍的前端很容易看到鸡舍的末端。如果鸡舍遮黑不严密,就不能很好起到调控光照的作用,鸡群对光照刺激就不敏感,势必会造成种鸡晚产。
1.3.5在育成期开灯的时间没有考虑到整个育成时期的日出日落时间。鸡对于低于正常1%的光照没有反映,如果白天日照强度1000勒克斯,而晚上补光用10勒克斯,等于无效光照,起不到刺激作用。
1.4累积营养不足
不同的饲养方式会造成肉种鸡累积采食能量和蛋白质的不同。一般顺季鸡群在育雏育成期的大部分时间处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温度越低就需要采食较多的饲料来满足鸡群的维持和体重增长的需要,累积的营养也很容易达到开产所需要的营养累积,一旦营养累积达到种鸡的需求,在光照的刺激下鸡群就很容易按时开产。反之,逆季的鸡群在育雏育成期大部分时间处在较温暖甚至炎热的环境中,只需要采食较少的饲料就可以达到标准体重,因此在光照刺激日龄累计采食的营养量也较少,这就会造成开产延迟.
1.5饲料营养不佳
饲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种鸡饲养的成败。营养水平对种鸡的性成熟也有一定的影响,种鸡从青年鸡到产蛋鸡的转变过程中,除增重外,卵巢、输卵管和与繁殖性能有关的组织也开始快速发育,这时保证饲料中的能量、蛋白质特别是氨基酸的平衡以及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的质量是很重要的。有的用户为了片面追求降低饲料成本,使用不符合种鸡饲养标准的饲料饲养种鸡;有的用户自配饲料或者使用预混料,这样做,由于没有化验设备,不能对原料进行检测,因采购的原料经常不稳定,很容易出问题;有些用户只是用铁锹混合或者用小的混合机,致使饲料的混合均匀度经常高于12%;也有的用户使用了低价劣质的饲料原料,如蛋白质原料中的氨基酸不平衡、能量原料中的水分过高、原料发生霉变、维生素含量不足、缺硒和高氟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种鸡生殖系统的发育,导致种鸡体重大大低于标准要求,人为造成种鸡晚产。
6饲养环境条件太差
育成期肉种鸡群所处的环境温度不同,特别是在冬季,有些地区没有供暖设施,舍温主要靠关闭门窗来保持,这样大多数鸡舍会因通风不良,造成舍内空气污浊、垫料潮湿;如果通风过量,又会造成温度骤降,从而导致鸡舍温度低、垫料质量差或鸡舍空气质量差;同时种鸡饲养密度过大、饲养器具少或布料速度慢且不均匀等都会影响种鸡的性成熟,造成种鸡晚产.
1.7应激
对昼夜温差重视不够,鸡舍粉尘太大,各种应激因素叠加在一起对种鸡造成伤害。
1.8种鸡在育雏育成期患病
特别是球虫病和其他肠道疾病,影响种鸡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利用,造成种鸡生长发育迟缓,体重难达标;种鸡在育雏早期如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也会影响生殖系统的发育,造成种鸡晚产.
2预防措施
为了减少遮黑式鸡舍饲养的肉种鸡晚产对业者造成的损失,使种鸡适时开产,应对鸡群的体重、均匀度、光照、温度和采食量等指标进行合理的人工控制,并在实际生产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2.1正确控制种母鸡的体重
2.1.1控制好早期体重至关重要。育雏期(0-4周龄)要求体重达标或略高于标准;育成前期(5-12周龄)体重应达标,体重尽可能和标准一致;对12周后体重超过标准的鸡群应重绘体重曲线,不能强行拉回标准曲线,而应沿标准曲线平行增长。
2.1.2确保育成后期足够的体重增长,15-24周的周增重和增重率应达到要求,并保持均匀、稳定的体重增长。15周以后种鸡逐渐进入性成熟阶段,对于偏轻或超重的鸡群不能立即把体重调整回标准,而应保持每周稳定地增长,要求有足够的周增重;对于分群饲养的鸡群,不管是大、中及小鸡群,每栏的周增重和增重率也应同时达到标准,不能过激增减体重,切不可对大鸡群过分限饲,小鸡群过分增料,以保证鸡群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光照强度 母鸡 小鸡
下一篇 :蛋鸡育雏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