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高温季节鸡顽固性腹泻病的防治


  1  引起产蛋鸡腹泻的原因

  1.1  气候因素

  高温季节天气热,雨水多,由于水泻带走了部分热量,此属正常;但由于温度忽高忽低(如早晚温差大),鸡只受热应激刺激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引起大肠杆菌性腹泻。

  1.2  饲料营养因素

   1.2.1  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过高是初产蛋鸡拉稀的主要原因,也是常见的原因。育成后期即12周以后,粗纤维含量高(10%以上)。刺激肠道蠕动加快,引起拉稀。粗纤维含量越高,则开产后拉稀时间愈长。

   1.2.2  饲料变更、钙的含量过高。如刚开产的蛋鸡在短期内将石粉加至高峰比例,钙刺激肠道蠕动加快,导致营养物质吸收障碍,造成极严重的腹泻。

   1.2.3  开产后的蛋鸡饲料中含有较高的蛋白质饲料。饲料发霉、豆粕过生(因其含有抗胰蛋白酶而造成腹泻);杂粕含量高(如菜粕、棉粕)都可以刺激肠道而造成腹泻。部分饲料厂家在使用动物性蛋白(如鱼粉、肉骨粉、羽毛粉等)中大肠杆菌超标,造成鸡体肠道内菌群失调而引起拉稀。此外,羽毛粉添加过多会引起消化不良。

  1.2.4矿物质因素

高钙、高钾、高氯(如果食盐水平高于0.4%),使鸡只饮水量增加从而引起拉稀。

  1.3应激因素

初产蛋鸡代谢旺盛,从不产蛋到产蛋期间,生理变化较大,肠道对饲料的变化非常敏感,最容易发生拉稀,如果控制不当,则易形成习惯性拉稀,则更难治愈。  

  1.4  其他因素  

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2  防治原则

  2.1  提高、调整消化机能

  2.1.1  每天早晨每只鸡空腹投服乳酸酶,每月连用3~5天。

  2.1.2  饲料中拌入中药大黄粉、黄芩粉、黄柏粉、神曲粉、小苏打各2%,连用3~5天。

  2.1.3  控制鸡的饮水量:饮水量控制在正常范围(控制在采食量的2~2.5倍),饮水中加入适量口服补液盐。

  2.2  定期清理消化道内的有害菌

  2.2.1  氟苯尼考拌料,每月连用3天。

  2.2.2  用强效丁胺卡那霉素饮水,每月连用3天。

  2.2.3  恢复肠道正常菌群平衡。用微生态制剂拌料,每月连用1周以上。

  2.3  控制好疾病因素造成的腹泻

  2.3.1  控制好细菌性腹泻  

  致病的细菌有巴氏杆菌、白痢沙门氏菌、伤寒菌、副伤寒菌、大肠杆菌、链球菌、李氏杆菌等。病鸡的主要症状是排黄色、白色、灰白色、淡绿或黄绿色稀粪便,沾污肛门周围的绒毛,多发生育雏鸡,死亡率高,一般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常用的药物有土霉素、左氧沙星、磺胺类(如磺胺嘧啶或磺胺二甲嘧啶)做大群治疗。用抗生素药物治疗,一定要掌握好用量与疗程,一般3~5天为一个疗程,不能过早停药,但也不能久用,最多不超过7天,几种药物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2.3.2  控制好病毒性腹泻

  2.3.2.1  主要侵害的病毒有鸡新城疫病毒、呼肠孤病毒、马立克病毒、白血病、肉瘤病毒、鸡腺病毒等等。

  2.3.2.2  这类腹泻的特点:多发生于中鸡和大鸡,持久性腹泻,用抗生素治疗大多无效,有些虽然能缓解一下病情,但停药后便会复发腹泻。病鸡的症状一般为消瘦、减食、下痢、羽毛粗乱,已免疫的鸡群很少发病或发病缓慢,死亡率不高。

  2.3.2.3  对此类腹泻,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关键是做好预防免疫。在免疫注射前后3天,最好在饲料中加维生素C等抗应激添加剂。

  2.3.3  控制好寄生虫性腹泻

  主要寄生虫有蛔虫、异刺线虫、绦虫、球虫等。特别是球虫病,危害更大,病鸡常拉含有血液的稀便或血粪,冠苍白,打瞌睡,雏鸡死亡率达50%以上,严重的可达100%。对蛔虫、异刺线虫病可内服左旋咪唑,对绦虫病可用氯硝柳胺和硫双二氯酚,连喂2天,驱虫率达100%。对球虫病可用克球粉等药剂控制。

  2.3.4  控制好中毒性腹泻

  主要有硝酸盐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和磷化锌中毒等。中毒后的主要症状为,食欲减少或不食、流涎、流泪、肌肉震颤、无力、运动失调、下痢、呼吸困难、冠变紫红,窒息倒地或死亡,鸡群硝酸中毒后,应多给予饮水或多汁的青绿饲料;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现早可用颠茄酊喂服,每只鸡0.1毫升;或皮下注射阿托品,每只鸡0.15毫升。对磷化锌中毒可用0.1%~0.5%硫酸铜溶液进行解毒。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病毒 羽毛 免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