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产蛋鸡群“亚健康”状态的原因及对策


产蛋鸡群“亚健康”状态的原因及对策
所谓鸡群的“亚健康”状态,是指鸡群虽表面健康状况良好,不表现明显异常的症状,但鸡群产蛋明显下降或产蛋高峰后突然下降的现象。临床上鸡群采食无明显变化,饮水正常或稍多,粪便正常或稍变软,个别出现绿色粪便或咖啡色粪便。但鸡群多表现生产性能下降,有的鸡群在产蛋高峰后突然产蛋下降,下降幅度在10%~50%不等,随后产蛋逐渐上升,但常常恢复不到原水平;有的鸡群根本不出现产蛋高峰,高峰期维持在85%左右,并且持续时间不长,鸡群不得不提前淘汰。产蛋下降期间,有的鸡群软壳蛋、薄壳蛋增多;有的鸡群蛋壳硬度、颜色基本变化不大。由于产蛋下降原因不明,许多养殖户不知道如何处理,虽用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也不明显。产蛋下降时间长短不一。轻则十几天,重的1个多月,虽然很少有鸡只死亡,但产蛋下降带来的经济损失较大。
  一、发生原因
  1.病毒感染。①产蛋下降综合征。感染鸡群无明显临床症状,通常是产蛋鸡突然出现群体性产蛋下降,
  产蛋率比正常下降20%~30%,甚至达到50%以上。与此同时出现软壳蛋、薄壳蛋、无壳蛋、小型蛋、畸形蛋、沙壳蛋、褐壳蛋、蛋壳颜色变浅、蛋中有异物或蛋中带血、蛋白水样、蛋黄色淡等,蛋破损率增高,产蛋下降期间孵化率、受精率一般都下降,死胚、弱雏增加。②禽白血病。临床上无特征性症状,一般鸡群开产正常,产蛋达高峰后逐渐出现产蛋下降,降幅有大有小,鸡群中可发现鸡冠苍白、皱缩,偶见发绀,排绿色粪便或粪表面尿酸盐增多,蛋壳颜色、质量多无变化,有零星死亡鸡只,死亡鸡只多下痢、腹部增大,剖检可见肿瘤,多见于肝、脾及法氏囊。也可侵害肾、肺等器官,最常见大肝大脾病。有时鸡群除产蛋下降快之外,不出现任何症状,鸡只死亡不多,鸡群中出现产蛋鸡停产、绝产、鸡冠萎缩等现象。与马立克病鸡群的区别是多呈散发,病鸡死淘后鸡群产蛋率逐渐稳定。③禽脑脊髓炎。禽脑脊髓炎俗称流行性震颤,主要侵害雏鸡,引起雏鸡共济失调和头颈震颤,产蛋鸡感染后,鸡群无任何明显临床症状,惟一可察觉的异常是1 周到数周的产蛋率轻度下降,幅度约为10%~30%。种鸡产蛋下降期间,受精率影响不大,但雏鸡出壳后出现流行性震颤。④其他病毒隐性感染。鸡群中有传染性贫血病或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的隐性感染。由于鸡群中此类免疫抑制病毒的存在,鸡群体质差、小病不断,造成产蛋性能不佳。
  2.细菌感染。主要是沙门氏菌隐性感染。鸡群中有沙门氏菌慢性带菌鸡,无明显症状,由于卵巢发育受
  影响,鸡群开产晚,产蛋高峰不高,维持时间短,死淘率增高。有的鸡表现鸡冠萎缩,有的鸡开产时鸡冠发育尚好,以后出现鸡冠变小、发绀。有的鸡时有下痢。
3.饲养管理因素。①育雏、育成期管理不善造成体重、均匀度不整齐。有些养殖户为节省成本,配制的
  全价饲料质量不高或不科学,造成鸡群开产前体重不够或体重超标。有的鸡群体重轻,养殖户为让鸡只快长就改喂肉鸡饲料,结果导致体重超标,但没有达到性成熟,鸡群开产延迟或不统一,产蛋不出现高峰。②断喙技术不过关。断喙过长,甚至断到鼻孔处,鸡采食受影响,体重轻、体质差,造成产蛋高峰不高、维持时间短。③频繁使用疫苗。随着当前鸡传染病的不断变化及种类的增多,疫苗使用也日渐频繁,由此带来的鸡群应激反应也更加强烈,虽然鸡群表面健康,生产性能却大受影响。④其他因素。产
  蛋期长时间低浓度饲喂霉变饲料,长时间饲喂药物添加剂。慢性中毒等也可引起不明原因的产蛋下降。
  二、对策
  1.搞好引雏、育雏。引进良好的雏鸡不仅是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关键,也关系到产蛋期的生产性能,所以引雏前要进行严格考查。不要图方便而就近引雏,坚决不从有禽白血病或其他免疫抑制病污染的种鸡场或孵化场引雏,也不要从管理不善、不进行鸡白痢净化的种鸡场引雏。进雏前鸡舍要严格消毒,坚持封闭育雏,特别是第一个月,防止雏鸡感染马立克氏病或白血病等免疫抑制病。断喙、防疫一定要按规范程序操作。
  2.加强饲养管理。有些养殖户片面地认为育成期只要不死鸡就是最大的成功。有的养殖户甚至连均匀
  度、体重要达到什么指标都不清楚;有的养殖户在鸡只200多日龄还没产蛋时仍不淘汰,造成养殖成本的提高。因此,育成期除给鸡群科学调配全价饲料外,要时常检查鸡群,了解体重情况,以调整饲料配方及饲喂量,使鸡群均匀度高,体成熟与性成熟同步,适时开产,要认识到鸡群早产并不是好现象。不要过早改喂产蛋期饲料,产蛋前应有一个饲料过渡期,产蛋率50%以下的鸡群慎喂高蛋白、高钙日粮。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免疫 病毒 管理不善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