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国目前鸡病流行的特点和原因分析
1 疾病的种类增多,继发感染和并发感染的现象普遍存在,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主要原因是:
( 1 ) 鸡场分布集中,导致饲养密度增加,病原传播和变异的机会增多。
( 2 ) 鸡群饲养的环境日益恶化。病鸡粪便乱堆,死鸡乱扔,致使鸡场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严重包围和威胁。
( 3 ) 消毒意识淡薄。虽然任何消毒药都不可能彻底清除病原微生物,但可以使病原微生物的密度降低,以减少发病的概率。养鸡户平常都很少消毒,遇到鸡病了,才会想到要消毒,但是为时已晚。另外因为忽视病原微生物对消毒药的耐药问题和使用单一的消毒药也是导致消毒失败的原因。
2 免疫鸡群仍然发病。
主要原因是:
(1) 免疫抑制病的存在。如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等的存在。
(2) 免疫程序不当。当地兽医因为不了解种鸡场的母源抗体情况,没有进行抗体检测,他们只能设计固定的免疫程序,针对性不强。
(3) 疫苗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操作失误。多数人都错误地认为:袋里放有冰块,疫苗就没事,其实疫苗受阳光直接照射很容易失效。
(4) 疫苗质量问题。假疫苗或过期疫苗充斥市场的现象屡见不鲜,个体养鸡户往往缺乏鉴别真假疫苗的能力,受骗上当,叫苦不迭。
(5) 饲养条件恶劣,有的鸡场基本不搞清洁消毒和卫生防疫工作。
3 混合感染普遍存在,使疾病的确诊增加难度
二 我国 SPF 鸡的 概况及饲养要求
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 鸡是指生长在屏障系统或隔离器中,无国内外 ( 尤其是国内 ) 流行的鸡主要传染性病原,具有良好的生长和繁殖性能的鸡群。
我国 SPF 鸡群的饲养,开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 1985 年,山东省家禽研究所利用国产设施和美国 SPF 种蛋,成功地培育出我国第一个 SPF 鸡群( SSA-I 系), 90 年代以后,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北京实验动物中心,乾元浩南京生物药厂,北京梅里亚维通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哈兽研等多家单位先后建立了一定规模的 SPF 鸡群, 2006 年中国 SPF 鸡蛋的生产能力达到 1245 万枚(这是程水生调查后的结论)。为了保证疫苗生产原材料的质量,提高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2007 年 2 月,中监所公示了《 SPF 鸡场验收评定标准》,该标准总共 73 条,全面系统地规范了 SPF 鸡的饲养管理。
SPF 鸡群的饲养,采用全进全出,全封闭人工环境下塑料网上平养方式,从种蛋进鸡舍进行孵化,育雏,成长,产蛋直到全群淘汰均在一个鸡舍中完成。为了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生,使鸡群在整个饲养阶段处于相对隔离的洁净的 “ 生物安全 ” 模式下,保障鸡群的 SPF 状态,鸡舍通常采用正压高效过滤系统( FAPP ),屏障环境达 10000 级。
三 SPF 鸡场的综合饲养管理体系建立
SPF 鸡群的饲养,应将外界微生物的污染区域与内部的清洁区域严格区分开来,为了防止洁净区的鸡群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必须对与 SPF 鸡群所接触的一切,包括鸡群饮用的水,呼吸的空气,吃的饲料,接触的人员和物品,都必须进行严格的微生物控制。在我们的周围环境中,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无处不在,只有牢固树立防疫意识,建立和健全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做好各个环节的卫生消毒工作,才能保障鸡群的生物学安全,才是 SPF 鸡群饲养成败的关键。如果一个 SPF 鸡场不能有效地预防疾病,它就根本就无法经营。
1 SPF 鸡场屏障系统的建立
屏障系统的建立包括改善饲养环境,配备隔离、消毒设施,制定并实施卫生防疫制度三个方面。《 规程》中规定的 SPF 鸡舍饲养区的环境指标见表 1 。
表 1 SPF 鸡舍饲养区的环境指标
项目 单位 屏障环境标准值
温度 ℃ 15-29
相对湿度 % 40-70
空气过滤系统 / 初,中,高
空气处理洁净度 / 10000 级
高于外界的气压 Pa 20-50
换气次数 次 / 小时 10-20
饲养高度的气流速度 米 / 秒 0.1-0.2
尘降菌 (ф 90mm ,0.5H) 菌落 / 皿 3
尘埃粒子( ≥0.05um ) / 2000
氨浓度 mg/m3 ﹤ 14
噪音 dB ﹤ 60
工作照度 Lux 150-300
动物照度 Lux 5-10
2 SPF 鸡场屏障系统的维持
消毒是一项很重要的日常工作。鸡场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消毒制度,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剂,认真做好消毒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消毒剂在控制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方面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消灭病原,切断疫病传播的链条,将病原拒之门外。鸡场的每个人都必须是卫生防疫制度的严格执行者,每个人的行为都直接影响到鸡群的安危,所以人人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做到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就像一日三餐一样自然。如果卫生防疫制度是给别人看的,那么鸡群发病则是给自己看的。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yj/3/2010-04-21/137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