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肉鸡春季多发病及防治对策(下)


3.大肠杆菌病

  特征:是由条件性致病菌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的一种常见病。主要有急性败血症、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浆膜炎、关节滑膜炎、全眼球炎、输卵管炎和腹膜炎、雏鸡的脐炎、肉芽肿、肠炎、肿头综合症等多种多种病理变化,表现多种多样,异常复杂,经常几种现象同时存在。该病主要呈继发感染,如新城疫、法氏囊病、腹水综合症、沙门氏菌病等,造成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

  发病过程:大肠杆菌在适宜的环境中,迅速的繁殖,当其达到足够的数量和致病力的时候,再通过有效的途径,包括饲料、饮水、粪便、器具、垫料、空气中的飞沫与粉尘等,到达易感动物体内,导致发病。尤其是幼龄雏鸡,自身的抵抗力较弱,常引起严重的败血症和腹泻,死亡率很高。随着大型集约化养鸡场的发展,该病造成的损失已经越来越明显。

  由此可见,加强环境卫生和完善消毒体制,增强体质,健康饲养是预防本病的最有效途径。其中包括加强通风量,减少环境中的粉尘量,降低硫化氢和氨气的浓度;定期的进行环境消毒和带鸡消毒、饮水消毒,切断其传播途径;饲养过程中定期的添加微生态制剂如益生素等,帮助鸡体建立平衡的肠道微生态环境,既能帮助消化又可防止有害菌的定植与生长。另外大蒜素的添加也有抗菌促食欲增强体质的功效。

  药物治疗:0.04%痢特灵拌料,连用3-5天;氟苯尼考拌料20-30毫克/千克体重,每日两次,连用3-5天;环丙沙星或蒽诺沙星,50毫克/千克,饮水,连用3-5天;硫酸新霉素,50-75毫克/千克,饮水,77-154毫克/千克,混饲,连用3-5天;盐酸土霉素,53-211毫克/千克,饮水,连用7-14天。另外,丁安卡那霉素,硫酸粘杆菌素,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也有很好的效果,在生产实践中要注意各种药物的交替和配伍使用,便于更好的发挥效果。最好通过药敏试验选择高敏药物。

  4.鸡毒支原体病

  本病由败血支原体引起,又称做慢呼。环境温度忽高忽低的情况最易发生,雏鸡和青年鸡最为易感。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严重的气管罗音,在夜间熄灯后更为明显,并伴有眼睑肿胀及气囊炎。主要危害就是影响鸡群的采食,病鸡表现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低,间接增加饲料成本。种鸡仅表现产蛋降低,孵化率下降。

  防治:1.减少诱因。加强饲养管理,环境的保温控制,湿度控制,合理的饲养密度,充足的营养供应,各种维生素的补充。2.由于本病可垂直传播,造成孵化率低,雏鸡弱小,易发病。种鸡场认真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对于已发病的鸡群开产前添加0.05%土霉素,连用4天;雏鸡出壳后用每毫升含有链霉素100单位的溶液喷雾或每只鸡2000单位链霉素滴鼻。 3.对于发病的鸡群采用以下药物交替使用效果较佳。硫氰酸红霉素,100毫克/千克,饮水,20-50毫克/千克,拌料,连用3-5天;泰乐菌素,育成鸡使用浓度500-800毫克/千克,饮水,20-50毫克/千克,拌料,连用5天,肌注使用更好;喹诺酮类药物,50毫克/千克,饮水,连用3-5天;壮观霉素,31毫克/千克,饮水,连用4-7天,30毫克/千克体重,肌注,连用3天。

5.组织滴虫病

  由于症状的不典型性经常被养殖户忽视。该病主要侵害2周-4月龄的鸡群,病鸡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羽毛松乱,两翅下垂,嗜睡,带有血色的下痢,病情严重时直接排血便。头皮常呈蓝紫色或黑色,故又称为黑头病。本病主要损伤肝脏和盲肠,又称之为盲肠肝炎。表现盲肠重大,内有干酪样栓子,有的表现严重的盲肠损伤,出血。肝脏表面有不规则的或呈圆形的类似铜钱的微微下陷的坏死灶。由于这段时间内所发生病例,黑头和肝脏坏死不是很明显,单就盲肠的变化和血便,很容易和球虫病混淆,希望引起养殖户的注意不要盲目用药。

  防治:由于组织滴虫以盲肠内的异刺线虫为媒介,驱虫是根本的解决方法。建议:0.6-0.8%的甲硝哒唑,拌料,连用5-7天:驱虫净,每千克体重40-50毫克,伴料。

  除此之外的其他疾病并不是就不重要了,我们要尽力做到全面的预防。肉鸡养殖“三分用药,七分管理”,足以体现加强饲养和环境的双重管理的重要性。只有我们的养殖水平不断得到了提高,我们的养殖效益也才会有更大的突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坏死 链霉素 环丙沙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