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夏季养鸡中常见的疾病


夏季气温较高,雨水多,鸡舍内潮湿,鸡群容易中暑,还容易发生各种疾病。

  1.青年母鸡病笼养蛋鸡疲劳症又叫青年母鸡病、蛋鸡猝死症,是近年来笼养产蛋鸡新出现的一种疾病。蛋鸡在初产到产蛋高峰期发病,产蛋上升快的鸡群多发,产蛋高峰过后逐渐消失。无异常表现的鸡群在早晨喂料时可突然发现有死鸡、病瘫鸡。若发现早,将病鸡放在地面上,产出一枚蛋后往往恢复正常,也不再发病。机体缺钙及体质发育不良是导致发病的直接原因。

  防治措施:鸡在育雏、育成期及时分群,饲养密度不可过大。上笼时间不可过早,一般在100日龄左右上笼较宜。按照日龄和鸡的发育情况适时换料,一般在开产前两周开始用预产料,当产蛋率达到5%~10%时换成高峰料。饲料中钙、磷比例要合理。每天早起观察鸡群,以便及时发现病鸡,采取措施。

  2.溃疡性肠炎阴雨、潮湿天气及饲料改变是发病诱因。由于本菌形成芽孢,在一次暴发后鸡舍内长期污染,会连续多批发病,因此,发病后应加强对鸡舍及环境的卫生消毒。

  病鸡主要表现无神、下痢,发病后死亡较快。死鸡体况良好,有的还有一枚待产的蛋,产蛋率略有下降。病变主要在后段肠道,肠道增粗,肠内容物松软带有泡沫,自肠外可以见到密集的小米大小坏死点,有的成片,剪开后可见溃疡。

  治疗:用“肠炎痢清”按每瓶(100克)加水100公斤,全天饮水,一般用药2天死亡明显下降,用药4天后死亡基本停止,产蛋率也逐渐恢复正常。

  3.传染性鼻炎仅有零星发生,多是产蛋鸡发病,在闷热、潮湿的季节比较容易发生。表现流鼻液,呼吸困难,面浮肿。发病后出现零星死亡,产蛋下降。主要病变为鼻腔内有粘液,鼻粘膜红肿,卵胞破裂形成卵黄性腹膜炎。

  本病治疗后极容易复发,尤其是不能全进全出的鸡场,一旦发病以后往往其他鸡群还会发生。治疗时用药疗程要长,可以用2~3个疗程。场内有本病存在后最好进行疫苗(油乳剂灭活疫苗)预防。

  4.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夏季后期容易发病。成鸡最易感,但以雏鸡和青年鸡发病后死亡最多,危害也最严重。

  防治:发病季节定期用药物预防是比较有效且经济的措施。注意防蚊灭蚊。

  5.球虫病 主要为地面垫料饲养的肉鸡发病,夏季笼养鸡也会发病。尽管大部分肉鸡饲料内加入了药物,但是若饲养环境太差仍会发病。病鸡排杏黄色或红色粪便,贫血,消瘦,零星死亡。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肠道,小肠黏膜有出血点、坏死点,内容物黄褐色(小肠球虫病),盲肠内有血凝块(盲肠球虫病)。

  对本病应以药物预防为主。发病后可以用磺胺类药物,配合抗菌消炎药,增加营养,改善环境。

  6.鸡痘 季节性明显,主要在立秋前后发病,但有时其他季节也有零星散发。蚊虫叮咬、外伤等是导致感染发病的原因。死亡率一般不是太高,但肉鸡发病后影响销售,还会感染葡萄球菌病。

  防治:应在发病季节前进行疫苗预防。防灭蚊蝇。对病鸡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可适当使用抗菌药以防止感染葡萄球菌病。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肉鸡 母鸡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