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近期影响蛋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分析


产蛋率是蛋鸡生产中的重要指标,是蛋鸡经济效益好坏的体现。产蛋率下降给养殖场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产蛋率下降分正常性产蛋下降和非正常性产蛋下降,正常性产蛋下降属生理性表现,非正常性产蛋下降又分环境因素、饲料因素、疾病因素及其它因素。现在各地出现蛋鸡产蛋少,产蛋下降或高峰持续短等问题,查其原因,主要是与免疫程序有关,疫病导致产蛋减少。我们对这些疫病进行简单的介绍,希望对养殖户和兽医工作者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

  1非典型新城疫(ND)

  随着防制水平不断提高,以急性大批死亡为特征的典型ND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非典型ND却屡屡发生,尤其是在产蛋期,已成为困扰养鸡生产的一大难题。此病是由ND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以8月龄左右蛋鸡多发,秋冬季多见。

  1.1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外观无明显症状,死亡率不高,流行很普遍,不能引起人们注意。后期出现死鸡,疫情恶化转化为典型新城疫。鸡群出现精神不振、缩头、甩头、出现呼吸道症状,拉黄绿色稀粪,冠紫黑,产蛋率下降,产白壳、轻壳沙壳蛋。

  1.2 病变

  活鸡病变不明显,剖检死鸡喉头、气管有粘液,气管环出血,肠道呈出血性、卡他性炎症。盲肠扁桃体出血,严重时坏死发黑。泄殖腔粘膜出血严重,呈条纹状出血。多数鸡腺胃乳头肿胀,出血不明显,只能在个别鸡见到腺胃乳头出血。

  1.3 防治

  ND重在防疫,在有条件的鸡场可每月进行1次抗体监测,若效价参差不齐,特别是高低悬殊时更要特别注意,在免疫时要用冻干苗与灭活油苗同时倍量应用,方可起到保护作用。产蛋期发生非典型ND时,在用疫苗免疫的同时,在饲料中应加入充足的维生素,清热利尿制剂及抗生素,饮水中加入3%葡萄糖、电解多维等,均有利ND抗体的产生及病鸡的康复,但在用活苗免疫前后各3~5 d不能用抗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产蛋期ND的免疫程序:一般在开产前120日龄用4倍量冻干苗(Losata,Clone 30等)进行饮水,同时用ND-EDS二联灭活油苗2倍量注射,到240~250日龄再用ND-IB二联灭活油苗进行1次注射免疫,即可保护到淘汰。在疫情较重的地区或鸡场,最好能随时进行ND效价监测及时免疫。

  2 禽流感(AI)

  禽流感(AI),是由A型(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活鸡、鹌鹑、野鸟、水禽和海鸟等均可感染。感染禽流感的鸡群临床症状呈多样化,可表现为呼吸型、神经型和生殖型。

  2.1 临床症状

  禽流感的症状依感染禽类的品种、年龄、性别、并发感染程度、病毒毒力和环境因素等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生殖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异常。一般来说,潜伏期较短,通常4~5 d,体温急剧上升、精神沉郁、饮食欲减少、喜卧不动、昏睡,头部和面部水肿,肉冠和肉垂发绀、干燥、坏死;脚鳞有紫色出血;咳嗽、甩鼻、张口呼吸,气管有啰音或突然尖叫;粪便呈黄色或白色或黄绿色;机械性点头、共济失调,不能走动和站立;产蛋率急剧下降,出现畸形蛋、沙壳蛋、软壳蛋等劣质蛋,严重者停产。

  2.2 病变

  禽流感的剖检变化主要为出血、败血症病变,口腔、腺胃、肌胃角质层下和十二指肠出血;胸骨内侧、胸肌、腹部脂肪和心脏均有散在出血点;泄殖腔出血;胰腺、盲肠扁桃体出血,禽流感的器官出血较鲜艳;腹膜和心包充血、积液,有时有干酪样分泌物。肉仔鸡还可见到喉头和法氏囊出血,蛋鸡可见卵泡充血、畸形、萎缩,卵黄变稀极易破裂,输卵管粘膜充血、出血,公鸡睾丸充血、出血、质脆。

  2.3 防制措施

  2.3.1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2.3.2 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做好禽舍环境的控制及设备的清洗和消毒工作,防止病原污染水源、饲料和设备等。

  2.3.3 加强检疫,禁止从疫区、可疑区引种,必须引进活禽、观赏鸟类、野禽及其产品的应进行严格的检疫和隔离;对新进场的禽群要进行定期血清学检查。

  2.3.4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禽流感的免疫工作。所有种禽、非出口的肉禽可实施禽流感H9、H5灭活苗免疫,并进行免疫抗体水平跟踪监测,确保抗体保持较高水平。一般来说:蛋鸡20~30日龄可用有乳剂灭活苗首免,剂量为0.3 mL;产蛋前二免,剂量为0.5 mL;在240~260日龄进行三免,剂量为0.5 mL。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病毒 禽流感 饲料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