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传染性发育障碣综合症


本病是一种主要侵害肉用仔鸡,引起肉用仔鸡严重生长抑制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肉用仔鸡发育迟缓或停滞,饲料报酬低,鸡冠和胫部苍白,羽毛生长不良,腿软、运动障碍等多种临床症状。 yzyz
  一、病原学 yzyz
  目前对于传染性发育障碍综合症在病原或发病原因方面尚无一致意见。许多研究者证实,用病鸡小肠组织匀浆的无菌滤液给无母源抗体的易感雏鸡口服接种,能复制出与自然病例相同的病鸡,因此认为本病的病原可能是病毒。此外,许多学者还从病鸡的肠道组织中分离到呼肠孤病毒、冠状病毒、细小病毒、披膜病毒、肠道病毒和禽反转录病毒等。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的主要病原是禽呼肠孤病毒。但是将这些病毒提纯后做致病试验,任何一种病毒都不能单独完全复制成功。因此有人认为除病毒外,还可能有细菌参与致病,亦即多种病原共同致病的结果。当然不排除存在新的病毒的可能性。也有报告认为传染性发育障碍综合症是一种与缺少硒微量元素有关的代谢性疾病。 yzyz
  研究表明,传染性发育障碍综合症的病原体的主要靶器官是小肠,可致肠绒毛和肠腺发炎肿胀,甚至坏死。发病鸡对营养的利用率下降,可能是由于吸收不良或消化不良所引起。病鸡的胰脏也受到损伤,腺管阻塞,可能是引起消化不良或吸收不良的原因。但研究人员通过用电镜观察,在胰腺管中发现披盖病毒样粒子,认为可能是引起腺管阻塞的原因。 yzyz
此外,在临床中霉菌毒素及其他一些毒素也能引起类似的综合症。它们也可能是这种发育障碍综合症的病因之一,应引起重视。 yzyz
  二、流行病学 yzyz
  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从肠道排出,通过污染的鸡舍、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本病在一个地区或鸡场一旦发生则很难彻底消灭,水平传播迅速,曾报道将1~3日龄健康雏鸡放入病鸡群中,很快发生同居感染,出现明显症状。通常发病率为5%~20%,而6~14日龄死亡率可达15%左右,发病率和死亡率与饲养管理条件有密切关系。另一研究显示,当把1~3日龄内的健康雏鸡与50%或25%的病鸡放在一起时,同居鸡可100%发病,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生骨骼异常等病症,其严重程度相同。由于7日龄时感染鸡就不会发生骨骼发育异常,因此可以认为该病由一只鸡到另一只鸡的传播是相当迅速的,很可能在一天之内就发生。多数资料表明,鸡场发生本病主要是由于与病鸡直接接触而引起的。 yzyz
  三、临床症状 yzyz
  本病主要发生于肉用仔鸡,特别是3周龄以内的幼龄肉用仔鸡最易发生,但于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以致不同的鸡群中所发生的发育障碍综合症的症状,其报道也不一致,总之可有多种症状出现。肉用仔鸡最早发生于3~7日龄,开始表现为精神倦怠,水样腹泻,粪便内含未消化的食物,病鸡腹部膨胀下垂。体重迅速下降,仅为正常鸡体重的1/3,个体矮小,生长明显受阻。羽毛发育异常,受感染的小鸡绒毛保持较长时间,主翼羽生长推迟,羽毛蓬松,干枯无光泽,容易断裂。3周龄以上病鸡骨骼变化较为明显,表现为站立无力,跛行。嘴、脚色苍白,色素消失。头颈、肉髯水肿。 yzyz
  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是,整个鸡群生长不均匀,大小不一,1周龄或更小时表现较为明显,一群鸡中一般有5%~20%的鸡受感染,这些鸡到4周龄时只有同栏鸡的一半那么大,甚至更小。在6~14日龄时,可见死亡率有所升高。病鸡过量饮水、下痢、排黄色至橙咖啡色带粘液的稀粪。羽毛粗乱、无光泽,颈部单留有绒毛,翅膀上常伴有位置不整的羽毛,或断裂,故称为“直升飞机病”。 yzyz
  四、病理变化 yzyz
  病死鸡矮小、消瘦。剖检时可见肠道肿胀、苍白,胃肠道充满未消化的食物。腺胃肿大且增厚,有炎性反应,甚至坏死。肌胃缩小并靡烂,心包发炎,心包液增多,可见局灶性心肌炎,肝脏苍白和炎症,胰腺通常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见胰腺萎缩,腺管堵塞,苍白而坚实,尤其是在胰脏远侧1/3段表现更为明显。胸腺和法氏囊萎缩变小。胫骨或肋骨变形,呈佝偻样变化,大腿骨骨质疏松,股骨坏死,易断裂。长骨变软,生长板变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病毒 饲料 传播 羽毛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