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当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例及防制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在我国发生后,上世纪90年代初达到了一个发病高峰。后来,随着免疫密度的加大和防护措施的增强,该病的发展有所缓和。但近几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环境的污染致使该病又屡有发生,今年进入9月份以来,该病又在山东、河北等地呈地方性流行,尤以山东省的一些地区发病严重,有些地方用于治疗该病的卵黄抗体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那么,这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发病原因是什么?采取什么措施才能防止鸡群发生该病?为此本刊特组织了本期技术专题:当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例及防制。 yzyz
当前山东费县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制体会 yzyz
   2005年4-7月份,传染性法氏囊病曾在山东省费县及周边地区大面积发生。为此,笔者曾在2005年第8期《兽药市场指南》杂志上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为题介绍了当时的发病情况。进入2006年上半年,鸡的存栏量急剧下降,所以该病的发病数量也明显减少,但2006年下半年,因市场行情持续走高,养殖户纷纷补栏,在鸡存栏量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病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进入9月份以来,该病又在山东省费县一些养殖大镇流行,同时一些兽药企业的销售代表也反映该病在山东其他地市和外省一些地方发病比较严重。为此,笔者就以接诊的病例为例,结合该病在发病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再次谈谈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以供广大同仁参考。 yzyz
  一、流行情况 yzyz
  从山东省费县兽医站近期接诊的数十起病例来看,发病日龄在4~55日龄之间,其中,发病最早的一例是4日龄的商品肉鸡,比过去笔者接诊的发病最早的病例又早了一天,发病最晚的一例是55日龄的罗曼蛋鸡。肉鸡、蛋鸡、麻鸡以及草鸡群均有发病,但近段时间以肉鸡饲养为主,所以肉鸡发病占发病鸡群的90%以上。有些鸡群多次发病,这种情况多发生于蛋雏鸡,如9~10月份接诊的三批发病蛋雏鸡中有两批两次发病,一批三次发病,这种现象在过去很少。所有的发病鸡群,除了两起病例因免疫时间不到而没有接种法氏囊疫苗外,其余鸡群分别饮水或滴鼻接种了国产或进口疫苗,有些发病蛋雏鸡和麻鸡曾免疫两次。 yzyz
  二、发病原因 yzyz
  有些养殖户认为防护工作做的很到位,可是鸡群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病,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持续发生呢? yzyz
  1.免疫失败 yzyz
  疫苗失效 疫苗从出厂到使用中间要经过许多环节,如果中间某一环节未能按要求贮藏、运输,或由于停电以及存放次数过多使疫苗反复冻融,就会使疫苗失效。 yzyz
  疫苗选择不当或使用时粗心 如果当地传染性法氏囊发病较多,再选择一般的传染性法氏囊中等毒力疫苗,产生的抗体则不能抵御法氏囊超强毒株的攻击而导致发病。还有一些粗心的养殖户甚至发生用错疫苗的笑话,笔者曾碰到一个喜欢使用进口疫苗的养殖户,由于是和其他进口疫苗在一起保存,结果在接种时因对疫苗名称标注不熟悉而将新城疫疫苗当成了法氏囊疫苗,直到鸡群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时才知道用错了。 yzyz
  疫苗使用不当 有些进口法氏囊疫苗需要用专用稀释剂进行稀释,而有的养殖户则使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稀释,因此造成疫苗的效价降低;由于工业污水、农药、畜禽粪水、生活污水等渗入井水中,使井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含菌量严重超标,用这种井水稀释疫苗时,疫苗就会被干扰、破坏,造成疫苗失活;在饮水接种时,由于计算错误而造成水量过多或过少,致使疫苗在30分钟内饮完或在2小时后还有剩余都会影响免疫效果;大多数养殖户都知道在用疫苗前后48小时内停止使用抗病毒药物和避免进行带鸡消毒,但其实很多抗菌药物也会对法氏囊疫苗造成直接或间接干扰,如氯霉素类药物等;在一些发病较重的地方,养殖户在接种法氏囊疫苗时错误的认为接种量越大越好,有时会超过正常剂量的3倍,由于接种量太大,会产生免疫麻痹而使免疫力受到抑制,造成负效应;为提高免疫的整齐度,有些养殖户用滴鼻的方式进行接种,由于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入侵途径以消化道为主,该病毒是嗜消化道的,所以在滴鼻免疫的情况下会降低免疫效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传染性法氏囊病 抗体 肉鸡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