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天津静海地区肉鸡疾病调查报告


天津的肉鸡生产,大部分集中在天津静海县境内。饲养模式以大成集团为主,北京正大,华都和部分市场鸡龙头带动。饲养方式都是以塑料大棚式,网上平养,大成集团以供产销为一体,占有市场50%的比例,30%的为市场鸡,有部分合同养户饲养小日龄鸡(大成集团供应肯德鸡)36-40天出栏,本地市场对出栏体重没有严格的限制。但是合同鸡的药残控制严格,是合同鸡养户在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使用药物上有很大的局限性。yzyz
  一,饲养方式;yzyz
  鸡场布局都以饲养小区为主,都是以50-60米长,9米宽,2.3米高的塑料大棚为鸡舍。舍内都是砖地面和土地面结合,有纵向排风扇和通气天窗,网上平养。以料桶和乳头饮水系统为主导,普拉松饮水为少数,煤炉加火墙为供暖方式,以家庭饲养方式居多。少数户主为3-10栋,多数1-3栋。有部分小区集中进鸡和集中出栏,全进全出的方式,大部分是没有统一的饲养日龄,饲养日龄比较乱,大多数小区公共卫生和饲养环境很差,死鸡和疫苗瓶乱仍,给疾病水平传播提供了机会。养户饲养管理水平低,防疫概念差。饲料都是采用全程全价颗粒饲料为主,市场鸡主要是用当地,北京希望,河北等地的饲料。药品合同鸡采用公司提供的0.6元/只,其余的可以在市场采购,合同鸡对磺胺类,氯霉素类,喹诺酮类药检相当严格合同鸡基本在30日龄后不敢轻易用药。合同鸡一般是提供天津生机和山东信得药物,社会鸡多以河北和河南厂家居多。yzyz
  二,疾病流行情况;yzyz
  1,1-21天这个期间多数死亡率很低,淘汰率高。原因鸡雏的价格很高(3.6-4.0元),所以孵化场的弱雏率比较高,3-5日龄部分鸡就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甩鼻,干咳。新城疫首免后,疫苗的刺激和疫苗反应,都激发体内枝原体大量繁殖,使呼吸道症状严重。用大环内脂类药物治疗, 70%的呼吸道症状明显减轻,但是不能根除,治疗效果不能完全彻底康复。前三周阶段一般养户在治疗和预防疾病上的药物都是采用回收集团公司提供的强制性药费的药物,品种包括,开口药物多用,恩若杀星,和头饱类,后期多数是以泰乐菌素,罗红霉素,丁胺卡那,阿莫西林,黄芪多糖和双黄连口服液等。市场鸡多以,阿奇霉素,喹诺酮类。14天的法式囊免疫后又会加重了呼吸道症状和肠道症状,致使呼吸道症状一直维持到三周后不能消失痊愈。造成养户在三周后的法式囊和新城疫的二免免疫接种放弃不免,怕免后呼吸系统疾病增加。yzyz
  2,21-45日龄这个期间死亡率急数上升,特别在30日龄后,处理不好的鸡群多在1%的日死亡率,迫使养户放弃治疗报停药时间(和公司上报停药3-5天)使养户很难赚到利润。病因都是非典型新城疫,枝原体和胸腔大肠杆菌混合感染。yzyz
  临床症状;鸡群有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呼噜,甩鼻,咳嗽,排有黄白绿色稀便,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饲料,鸡尾部羽毛污秽。yzyz
  剖检症状;气管内有黏液,气管环状出血,肺气囊和腹气囊被大量的黄色干酪物覆盖,肺一侧或双侧出血,颜色暗红,变性。心包炎。心脏积液,部分有心冠与心冠脂肪点状出血,肝周炎,肝脏表面覆盖大量的黄色纤维膜,脾脏有点状出血,胆囊肿大,胆汁过多,腺胃乳头出血(十分之一比例),十二指肠溃疡或弥漫性出血,小肠淋巴滤泡肿胀,部分有枣核样出血,法氏囊潮红,分泌物增多。直肠条状出血严重。yzyz
  死亡率在0.5-1/日不等,养户单纯的治疗大肠杆菌和枝原体效果不理想,迫使大部分养户在38左右期间出栏。yzyz
  三,原因分析;yzyz
  本地区发病规律是以早期呼吸道症状(蛋原性支原体)在新城疫首免后,由于疫苗本身的刺激和反应,加重和激发体内支原体的大量繁殖,促使呼吸道症状严重。出现严重的甩鼻咳嗽等症状,一般死亡率很低。多数采用大环内脂类药物治疗后不能完全康复,在经过法式囊免疫后,又会激发呼吸道和肠道反应,基本上用药物还可以控制,经过这样的反复,致使养户在思想观念上,惧怕免疫接种,所以有好多养户只是接种了首免加强免疫就不免了。以至于在4周前后新城疫加大肠杆菌,支原体混感。新城疫症状不明显,在治疗是多采用了以大肠杆菌和支原体治疗为主,忽略了大部分是有新城疫原发病,大肠杆菌和支原体是继发感染的认识。治疗观念思路有偏差。所以无论用了什么抗大肠杆菌和支原体混感的药物都无法降低死亡率。部分养户不重视新城疫免疫,认为不用做,用药物可以预防和治疗的误区。致使在饲养小区恶性循环,严重病毒污染致使在二免不确切的鸡群(方法和剂量不正确,饮水免疫不加量,没有加倍使用)也发生轻度感染,这样让养户更产生误导,认为做和没有做免疫接种都一样。在根据本地的饲养环境和饲养特点和教差的饲养环境使上述疾病不断的发生和流行。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新城疫 饲料 病毒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