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鸭白色念珠菌并发传染性浆膜炎的病例诊疗


一、发病情况
  2006年7月,山东潍坊某养鸭场养快大型肉鸭共3000多只,采用地面平养,鸭舍闷热潮湿,通风不好。14日龄开始发现鸭食欲减少,嗉囊肿胀、松软,呼吸急促,频频伸颈张口,两天后病鸭迅速增加并有死亡,死亡高峰时达30只/天。发病后曾用氧氟沙星、丁胺卡那治疗,但都未见到好转。
  二、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沉郁,两脚无力,食欲减少,嗉囊肿胀、松软,口中流出黄色胶冻样液体,呼吸急促,频频伸颈张口,呈喘气状,时而发出咕噜声,叫声嘶哑,流泪、摇头晃脑、背羽粘连或脱落,拉白绿色稀粪,两翅下垂,不愿走动,颤抖侧翻,两脚划动,角弓反张最后抽搐死亡。
  三、病理变化
  心包积液,心外膜表面有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并有出血,肝呈土黄色或红褐色,肿大、质脆,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嗉囊壁增厚、黏膜表面覆盖一层形如“毛巾样”的皱纹状黄白色坏死物,剥去此坏死物,黏膜面光滑。胸、腹气囊混浊,有淡黄色栗粒状结节。肾脏轻度肿大,有尿酸盐沉积。   

  四、实验室诊断
  1.白色念珠菌检查  
  刮下嗉囊黏膜坏死物制涂片,染色后镜检,可见到革兰氏染色阳性,有酵母样真菌和假菌丝。
  2.传染性浆膜炎的检查 
  镜检 以无菌操作采取病死鸭肝、心组织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到菌体呈椭圆形,单个或成双排列的阴性杆菌。
  细菌分离培养 以无菌操作采取病鸭肝、心渗出物,接种于巧克力琼脂平板上,放入厌养缸培养24小时,可见圆形、隆起、光滑、奶油状、半透明的菌落。取此菌落涂片镜检为革兰氏阴性菌。
  药敏实验 取典型菌落均匀涂于普通琼脂平板上做药敏实验,结果该菌对氟苯尼考、丁胺卡那、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不敏感;对磺胺甲恶唑、新霉素、小诺霉素比较敏感。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鸭白色念珠菌和传染性浆膜炎混合感染。
  五、防治措施
  1.鸭浆膜康1号(磺胺甲噁唑)按100克对水100公斤,上午饮水,连用3天;下午用1:2000的硫酸铜溶液饮水,连用4天。
  2.制霉菌素按每公斤饲料加入0.2克,白天使用,连用4天,四季肠乐散每袋500克+复合维生素B拌料80公斤,晚上使用,连用3天。
  通过以上治疗方案,3天后病情基本得到控制,4天后完全好转。
  六、体会
  1.笔者分析该场发生白色念珠菌的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水平较差,鸭舍潮湿,通风不好等造成的,因此,做好本病的预防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
  2.一般情况下,鸭感染白色念珠菌的初期死亡率并不高,但感染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到发病后期或继发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病时,死亡率明显增加,因此平时要有计划的做好药物预防,不能乱投药,避免使用过多的抗菌药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氟苯尼考 细菌 真菌 环丙沙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