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蛋鸭养殖,也要抓好细节


细节一:养鸭要遵循规律
  鸭的生活环境昼夜交替变化,受此影响,鸭的某些习性也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昼夜变化规律。如果在生产中能顺应这种变化规律,实行规范化、科学化饲养,就能饲养管理好鸭群,降低饲养成本,有效提高蛋鸭的产蛋率,从而提高饲养效益。
? 鸭采食的昼夜变化规律
  自然光照下,鸭群在一昼夜内有3个采食高潮,分别在早晨、中午和晚上。据此,在饲养管理上应做到:
  (1)加强早饲。鸭群在黎明食欲特别旺盛,此时喂饱、喂好可使蛋鸭多产蛋。
  (2)定时放牧。放牧应在鸭子早、中、晚3次采食高潮时进行,其它时间让鸭群休息或将其赶入水中,劳逸结合。如需饮水、给药或拌饲给药,最好安排在鸭子采食高峰时进行。
  鸭产蛋的昼夜变化规律
  据报道,蛋鸭产蛋主要集中在午夜以后到黎明以前这段时间,通常不在白天产蛋。为提高产蛋率应做到:(1)晚上10时准时关灯,停止照明,以保证蛋鸭在次日1~4时的安静环境中产蛋。  (2)如发现鸭子产蛋普遍晚于5时,并且蛋头较小,说明其日粮中精料不足,要及时按标准增加精料。(3)若鸭子在白天产蛋,则多是因饲料单一、营养不足,早上放牧过早或鸭舍内温度高、湿度大等恶劣环境所致。应有针对性地改善其饲养管理条件,并暂时推迟鸭子每天早上放牧时间(8时)。
  鸭交配的昼夜变化规律
  据报道,种鸭交配一般要选择早晨或傍晚,在广阔的水面进行。因此要充分利用种鸭早上或晚上的交配高峰期将其赶到较深的水域,以提高种鸭的受精率。
  酉时病的昼夜变化规律
  酉时病是因鸭子于每天下午酉时(17~19时)发病而得名。该病发作时鸭子剧烈骚动、快速聚堆,导致部分弱鸭被践踏致死,死亡率常达20%左右。此病是由于运输应激所致,所以应尽量减少鸭子远距离运输前后的各种应激。鸭子运后数日内,于每天酉时前1~2小时在日粮中添加抗应激药物,以便及时制止酉时病发生。
  免疫应答的昼夜变化规律
  据报道,家禽对免疫制剂(疫苗、菌苗等)敏感性的强弱呈昼夜周期性变化,白天敏感性差,免疫应答迟钝;夜间接近凌晨时,肾上腺素分泌最多,免疫应答最敏感。所以家禽(包括鸭、鹅、鸡)的免疫工作在凌晨时进行效果好。好处有两点:
  (1)家禽夜间停止活动,容易捕捉,应激反应小。
  (2)每天凌晨时进行接种可使其更快、更好地产生免疫力.
  细节二:平时要多观察
  1.看吃食姿态定投料量
  投料时鸭子很快围过来,说明食欲很强,可以适当多投料。若在吃食时,聚而不拢,则宜适当减量,否则造成浪费。
  2.看羽毛色泽定饲料质量
  若羽毛光亮,紧密细致,表明喂料适当,营养全面。反之如羽毛散乱,翅膀下垂,行走无力,则营养不良,应及时补充营养充足的饲料。
  3.看鸭嬉水状况定营养成分
  如果鸭下水时惊慌或不愿下水,上岸时翅膀下垂,身体发抖,是蛋鸭跌蛋的预兆,这时应及时加喂精料并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4.看粪便的颜色定饲料配方
  若粪便为白色、气味过臭且稀薄,说明饲料蛋白质过高引起消化不良需适时调整配方;如果粪便成块且松疏,略带白色,说明饲料搭配比较合理。
  5.看产蛋时间定饲喂规律
  5:00前产蛋,说明投料适当。如产蛋时间推迟,且蛋越来越小,畸形蛋增加,就可能会少产蛋,应迅速补充精饲料。
  6.看蛋形大小定是否欠食
  如果蛋形圆满,说明鸭壮食足,蛋的大端较小则欠早食,小端较小则欠中食,气室过大说明欠晚食。
  7.看蛋壳厚薄定钙质加量
  如果蛋壳厚而均匀说明摄取的钙质充足;如果蛋壳薄有沙眼、很粗糙或壳软,说明钙质缺乏,须及时补充贝壳、骨粉、磷酸氢钙等矿物性饲料。
  8.看鸭的体重变化定营养标准
  产蛋一段时间后,鸭体重仍保持原有水平,说明用料合理。如果体重下降,则说明营养不足,需及时调整配方。
细节三:养殖技术要细化
  蛋鸭从雏鸭到产蛋结束均在鸭舍内饲养,即圈养。根据鸭舍的结构可分为全封闭式和半开放式饲养。全封闭式饲养指鸭的所有活动场地都在室内(包括运动场及产蛋房);半开放式饲养指鸭的产蛋房在室内,运动场在室外,现多数采取半开放式饲养。
  1.圈养鸭的分群及适宜的饲养密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羽毛 免疫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