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鸡绿脓杆菌病治疗与诊断


(一)绿脓杆菌
  病原;绿脓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革兰氏阴性,为两端钝圆的短小杆菌,能运动,菌体一端有一根鞭毛,绿脓杆菌是由绿脓杆菌引起雏鸡的一种败血性疾病
  (二)流行特点
  本病多发生于1-35日龄雏鸡。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季多发。随日龄增加,抵抗力可逐渐增强。育雏温度过低,通风不良,注射马立克氏疫苗,孵化环境污染等均为诱发本病的困素。
  绿脓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也存在于肠内容物中。带菌或被污染的种蛋在孵化过程中爆裂,细菌污染,孵化器引起出壳雏鸡大批发病。最常见的原因是出壳雏鸡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由于器械和注射部位不消毒或消毒不严,造成绿脓杆菌严重感染,1-2天内死亡达70%-80%。
  (三)临床症状
  病鸡主要表现吃食减少,精神不振;不同程度下痢,粪便水样,呈淡黄绿色,严重病鸡粪中带血;腹部膨胀,手压柔软,病鸡后期呈腹式呼吸;有的病鸡眼周围发生不同程度水肿,水肿部破裂流出液体,形成痂皮,眼全闭或半闭,流泪;颈部皮下水肿。严重病鸡两腿内侧皮下也见水肿。
  (四)解剖症状
  病鸡颈部、脐部皮下呈黄经色胶冻样浸润,肌肉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内脏器官不同程度充血、出血。肝脏脆而肿大,呈土黄色,有淡灰黄色小点坏死灶。胆囊充盈。肾脏肿大,表面有散在出血小点。肺脏充血,有的见出血点,肺小叶炎性病变,呈紫红色或大理石样变化。心冠脂肪出血,并有胶冻样浸润,心内、外膜有出血斑点。腺胃粘膜脱落,肌胃粘膜有出血斑,易于剥落,肠粘膜充血、出血严重。脾肿大,有出血小点。气囊混浊、增厚。
  (五)鉴别诊断
  缺氧:多发生在寒冷的冬季,常因孵化室通风不良而导致缺氧,雏鸡出壳困难或不能出壳。雏鸡出壳后不吃不喝,1-5天内大批死亡,死亡率可高达100%。公鸡母鸡都出现死亡,病鸡鸡爪干瘪。而绿脓杆菌只有母鸡发生,公鸡正常(因为一般只有母鸡注射马立克氏疫苗)。
  雏鸡脱水:雏鸡由于在出雏器内时间过长、长途运输以及育雏高温低湿等原因,可引起雏鸡脱水,表现为病鸡鸡爪干瘪,体轻,羽毛发干,多为单侧性肾脏肿大,有尿酸盐,个别鸡会出现内脏痛风。3-5天内可引起1%-5%的死亡率。
  雏鸡水中毒:雏鸡由于长途运输等原因可引起雏鸡脱水,饮水时出现部分雏鸡暴饮而引起水中毒。剖检可见皮下有胶冻渗出物,肠道水肿,腹水。本病可造成1%-5%的死亡率。
  一句话,一周内出现大批死亡的鸡群,不外乎绿脓杆菌病和中毒[就是一氧化碳中毒]。
  (六)防治措施
  1、预防:加强对鸡舍、种蛋、孵化器、孵化室及孵化物环境的消毒,并注意孵化室工作人员的消毒。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时,一定要对所用的器械严格消毒。
  2、治疗:隔离、淘汰发病鸡,对发病鸡舍进行彻底消毒。治疗时可选择下例药物:蒽诺沙星(或环丙沙星、氟哌酸)0.005%浓度饮水或加倍拌料,连用3-5天。氯霉素0.05%-0.1%浓度拌料,连用3-5天。庆大霉素4万-8万单位/升水,连用3-5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鸡 脱水 马立克氏病 公鸡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