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鸡场疾病综合防制知识


  随着规模化养禽业的不断发展,饲养环境不断恶化,家禽传染病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过去那种单靠药物预防鸡病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养鸡的需要。为确保养禽业能够健康稳步发展,禽病防制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1.严格消毒制度,强化卫生意识
  鸡舍消毒的目的是给鸡群在饲养过程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干净舒适的环境,清除以往鸡群和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细菌和病毒等)。养鸡生产中鸡舍消毒好坏直接影响到鸡群的健康,必须做好鸡舍的消毒工作。消毒方法应由原来简单的用石灰水或草木灰转变为多种消毒剂交替使用;由过去的平面消毒变为立体化、全方位消毒。
  1.消毒剂的选择
  应选择广谱高效,对鸡的各种传染病,尤其是病毒性传染病的病原体有强大杀毒作用的消毒药。
  根据结构不同病毒可分为有囊膜和非囊膜两种,具有亲脂特性的消毒剂对囊膜病毒是有效的,如酚类制剂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盐类等消毒剂对禽常见囊膜病毒,如鸡新城疫病毒、马立克氏病毒、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等是很有效的,但对非囊膜病毒的效果差,如传染性法氏囊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等非囊膜病毒,必须用高效消毒剂才能杀灭。常用的高效消毒剂有碱类、过氧化物类、氯制剂和碘制剂等。  
  2.消毒程序
  鸡舍的消毒可分为空舍消毒和带鸡消毒。
  空舍消毒首先应清除舍内的粪便、垫料、死鸡及垃圾等,用高压水枪从上至下地冲洗鸡舍棚、四壁窗户和门、鸡笼、饮水器(槽)、食槽及设备等。待干后地面及1米以下的墙壁用2~3%火碱刷洗,再用清水冲,干后对鸡舍从上至下喷雾消毒,将天棚、墙壁、地面及饲养用具喷湿。
  灭鼠,将灭鼠药撒入整个鸡舍。
  熏蒸消毒,将鸡舍封闭好,按每立方米42毫升甲醛(40%甲醛),21克高锰酸钾计算,在熏蒸时在醛溶液中加入2倍量的水,注意不要将高锰酸钾加入甲醛中,以免溅出灼伤人,应将加水的甲醛溶液缓缓加入放有高锰酸钾的容器中;容器应选陶瓷或金属制造的,不要选用塑料等不耐热的容器,容器的容积应大于甲醛溶液加热后容积3~4倍,加完高锰酸钾后人员立即离开。舍温要求20~25℃以上,舍温越高越利于高锰酸钾达到完全反应,湿度应保持70%以上;熏蒸三天后再打开门窗和排风机通风,放出甲醛气味,如急用也要在熏蒸24小时后打开门窗,大约通风1周左右。进雏前用消毒剂消毒一遍再接雏。
  接种疫苗的前后三天,不能使用饮水消毒,尽量不用带鸡消毒,饮水消毒不需要每天进行,可间隔进行。鸡舍周围可使用2~3%火碱喷雾消毒。
  3.消毒时注意事项
  使用的消毒剂不能随意混合,防止彼此会发生拮抗作用。消毒剂可以轮换使用,免得产生抗药性。消毒时必须彻底清除鸡舍内有机物,如粪便、化学物质分泌物、污物、饲料残渣等,因有机物消毒效果差。
  养鸡户在使用消毒药消毒鸡舍时一定要注意消毒剂的浓度,每一种消毒剂都有它的最低有效浓度,若低于该浓度就会失去杀菌效力,但浓度也不宜过高,过高的浓度往往对消毒对象不利;有的有腐蚀性、刺激性或毒性,因此,在使用消毒剂消毒时应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2.实行封闭管理,杜绝疾病传播
  鸡场封闭式管理就是鸡群在育雏、育成、产蛋直至出栏之前的各个阶段与外界隔开。在一个区域内鸡群密度越大,鸡场规模越大,越要强化封闭管理。鸡的许多烈性传染病大多是由于人员交往和经营活动(如:购销饲料、收购鲜蛋等)由外界传播进入场内的。因此鸡场应控制人员出入,杜绝来访者参观。
  饲料和水源也是封闭式管理中严格控制的重要环节,不良的饲料、饮水,除能直接导致家禽发病外,还可以使家禽体质衰弱、抗病力下降。饲料应严格把关才可使用。水质一定要符合家禽饮水的质量标准。有条件的要对饮水水源进行检测,查明水中细菌含量、硝酸盐是否过高,或者是否受到污染,没有条件的应加强饮用水的消毒。
  在鸡群管理方面,应强调全进全出的科学饲养管理,即同一鸡场或同一幢鸡舍应饲养同日龄、同品种、相同生产性能的鸡。多批不同日龄的鸡不能一起混养,以防互相交叉感染疫病。饲养人员应避免由于消毒不严将病菌带入。
  网上养鸡是专业户养鸡的成功经验,但美中不足的是有些鸡舍没有将人的生产操作走道分开,所以管理人员给鸡喂料、给水、拣蛋时,整天在网上多次走来走去。鸡舍中的老鼠也是鸡场细菌病及寄生虫病的传播者,应每年定期灭鼠。各种鸟也易传播疾病,也应注意随时驱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消毒剂 病毒 饲料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