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规模化鸡场疫病流行特点和防制策略



  6 发病非典型化及病原出现新的变化
  在疫病的流行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病原的毒力常发生变化(减弱或加强),出现亚型株且变异速度明显加快,加上鸡群中免疫水平不高或不一致,致使某些鸡病一方面在流行、症状和病变等方面出现非典型变化,另一方面表现出临症加剧或出现新的类型、发病日龄越来越广等特征,使原有的旧病以新的形式出现:①如各地免疫鸡群中的非典型性ND,可导致产蛋鸡不明原因的产蛋下降、呼吸道综合征加重就是明显的例证;②MD在1960年以前,仅中毒型(经典型);1960-1980年以前,为强毒型(vMDV);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出现超强毒型(vvMDV);上世纪80年代后期,又出现超超强毒型(w+MDV);③IBD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发生于2-15周龄的鸡,4~6周龄鸡最易感染;上世纪90年代至今,早可提前到3-4日龄,晚可推迟到25周龄的鸡照常发病;④IB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仅见呼吸型;上世纪80年代后增加了肾型;上世纪90年代至今,又增加了腺胃型、脑肌型。
  二 规模化鸡场疾病防制策略
  1 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对于规模化鸡场而言,鸡病防制工作的着眼点,应该是预防群发性疫病的发生,防重于治;应以鸡的群体为对象,而不是以个体为单位。必须建立预防为主、防检结合、以检促防的综合配套的防制工作运行机制,一方面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制定适合本场具体情况的兽医防疫卫生措施,确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降低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另一方面疫病控制要从源头抓起,必须完善严格的检疫检验措施,防止疫病传人。特别要提醒的是,自1998年以来,在鸡群中流行最为严重的疫病是AI,其变异性强、高发病率、高致死率可给养鸡生产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防患于未然。
  2必须稳定地控制病毒性疾病
  其中首要的是控制鸡场的ND发生。目前在我国ND,尤其是非典型性ND还得不到有效控制,净化鸡场非典型性ND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与此同时还要控制好能够控制的呼吸系统疾病及免疫抑制性疾病(如IB、ILT、IBD、MD等)。要密切注视CIA、J—亚型鸡白血病发生、流行的动态,强化鸡场的生物安全措施,严防该病的侵入。
  3 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菌性疾病造成的损失
  关键是强化饲养管理措施,做好隔离、消毒、卫生、防疫工作,采用合理的投药方法和科学的免疫程序,在稳定地控制病毒性疾病的基础上减少CRD的发生,降低种鸡霉形体的卵传率,持之以恒地做好白痢病和大肠杆菌病的净化工作。这样可明显降低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以及继发症、并发症、混合感染的出现。
  4 控制环境污染,实行生物安全措施
  环境污染是引起疫病流行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规模化养鸡场饲养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强调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在鸡病防治中更具有现实的意义。虽然我国有些集约化养鸡场养殖条件好一些,但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因此,控制环境污染,实行生物安全措施刻不容缓,鸡场应该按照控制传染病的原则,逐步推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并对鸡舍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遵守防疫制度,严格限制人员、动物和运输工具的流动和进入养鸡场;对引进的种鸡要进行严格的检疫;对发病和病死鸡只,要严格处理,防止疫病扩散。同时还要注意进行疫病的检测和日常的消毒工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疫病 免疫 细菌 病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