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养鸡中饲料应用过程的浪费现象及克服对策


饲料费用约占总成本的65%—70%左右,减少饲料浪费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在日常的饲养管理中,一般饲料浪费的数量是饲料消耗总量的5%—10%。如果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浪费,一年省下来的饲料费用相当可观。饲料浪费一般可分为直接浪费和间接浪费两种。
  (1) 直接浪费。
  ①开食:1—3日龄雏鸡开食,一般是将报纸或塑料布放在垫料上,撒上饲料让雏鸡自由采食。在采食的过程中,雏鸡容易将饲料扒到地面、漏入垫料或与粪便混在一起而造成浪费
  ②地面平养:由于饲料斗放置过低,鸡采食中将饲料扒出盛料盘而造成浪费。
  ③笼养中一次加料过多是饲料浪费的主要原因。实验统计表明:饲料加到料槽容量的2/3时,饲料浪费12%;加到1/2时,浪费5%;加到1/3时,浪费约2%。
  ④水槽使用过久易变形和破裂,使水漏入料槽,造成浪费。
  ⑤青年鸡不实施限制饲养,不仅浪费饲料,而且鸡体过肥会影响今后的产蛋水平。
  ⑥大型机械化鸡场采用贮料塔,因上盖不严漏雨而造成饲料霉烂。
  ⑦料库中鼠害、鸟害,不仅吃掉大量饲料,而且造成疾病传播。
  ⑧鸡群中残疾、低产和患慢性消耗性疾病及寄生虫病的鸡、多余的公鸡都是造成饲料浪费的原因。
  ⑨饲料的长途运输和装御过程中雨淋、受潮发热、抛洒滴漏均可造成浪费。
  (2)间接浪费。
  ① 饲料配方不合理造成的营养成份特别是氨基酸的不平衡,导致相对过剩的营养物质流失,以及某些原料配比超标造成的浪费。
  ② 缺少砂粒使鸡消化率下降。
  ③ 饲料粉碎机故障或筛网磨破,造成饲料颗粒大小和均匀度不够,降低饲料的利用率。
  ④ 饲料存放不当或时间过长,使一些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2降低效力或受到破坏,饲料中的抗生素与维生素发生拮抗等,导致某些维生素缺乏。
  ⑤ 环境温度过冷或过热。鸡群生活环境最适宜的温度为20℃,这时的饲料报酬最高,产蛋、增重效果最好;如果高于25℃,鸡群饮水增加、食欲下降;天气寒冷,鸡体因自身保温而消耗一部分热能。
  ⑥ 饲料掺假。在市场上购买饲料时要注意质量,许多商家在利润的驱动下在饲料中掺假,造成混合饲料中营养水平达不到标准。
  ⑦ 未及时断喙或没有断喙。试验证明,及时断喙的鸡与没有断喙的鸡,饲料消耗节省3%左右。
  ⑧ 料形不当。目前常用的饲料料形有粉料、颗粒料。实践证明,颗粒料(仔鸡以4.5毫米以下,成鸡4.5毫米以上)利用率高,而粉料浪费大。
  ⑨ 寄生虫病和慢性消耗性疾病是饲料投入多、生产(增重,产蛋)产出低,造成饲料浪费的原因之一。
  (3)节约饲料对策
  ①雏鸡开料用专门开料的料盘,根据饲养密度确定料盘大小,边缘高1.5厘米—2厘米,雏鸡可以自由进出料盘。喂料采取勤添、少喂,减少浪费。一次喂料结束清盘时,可将剩余饲料集中喂猪。
  ② 料斗用于平养时最好吊起来,高度与鸡平行。饲喂大鸡时可以高出鸡背1—2厘米,这样料斗中的饲料不易扒出来。
  ③ 笼养鸡的加料量不宜过多,一般加至料槽1/3即可,而且每1—2小时匀料一次。匀料的方法:用小铲将料槽剩余饲料重新拨匀,这样不仅节约饲料,而且能刺激鸡的食欲。
  ④ 经常检查水槽的水平度和完好情况,不能将水漏到饲料槽而引起浪费。
  ⑤ 对青年鸡进行限制饲养,控制好均匀度和增重。
  ⑥ 定期对饲料库进行灭鼠、灭雀,不仅能降低饲料浪费,而且有利于防止疾病流行。
  ⑦ 及时淘汰多余的公鸡和低产、病、残母鸡。
  ⑧ 科学合理地配合饲料,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⑨ 定期喂砂粒,提高鸡的消化率。
  ⑩大型鸡场采购饲料时,有条件的可进行质量检测和营养成份分析,防止因假冒伪劣饲料而引起经济损失。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公鸡 经济效益 鼠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