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鸡产蛋下降和性能低下的原因与措施


产蛋性能低下,主要表现为到高峰期的鸡没有出现产蛋高峰,饲养至200日龄左右时日产蛋率还在60~80%徘徊,或者虽上了高峰期,但维持的时间太短;产蛋异常下降主要表现为蛋鸡在产蛋期间产蛋率的急剧下降和缓慢下降。

一、产蛋高峰期不高或维持时间短的原因

1.育雏期发生肾型传支或衣原体感染:在育雏期发生肾型传支后产蛋鸡的卵泡发育正常而输卵管发育严重异常、缺失,导致无法排卵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2.育雏、育成期发生法氏囊病或内脏型痛风病:由于尿酸蓄积和尿酸盐沉积,开产后产蛋鸡虽没有输卵管缺失现象,但可影响生殖功能,导致产蛋性能低下。
3.育成阶段发生喉气管炎等导致发育滞后。
4.初产蛋鸡水样腹泻:初产蛋鸡代谢旺盛,肠道对饲料变化非常敏感,而产蛋期饲料和育成期饲料比较无论是营养水平还是原料成分上都有很大区别,如石粉、贝壳粉的突然增加,粗纤维含量的突然减少。另外,杂饼(粕)含量过高、豆饼过生等因素均可引起拉稀,不仅引起产蛋率较低且长期迂回不前,如果时间稍长,由于肠道粘膜损失而导致进一步的细菌感染,会使机体状况更加恶化。
5.产蛋期寄生虫病的影响:近几年来笼养蛋鸡的绦虫病、蛔虫病已成为养鸡业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而几乎所有的鸡场没给蛋鸡驱过虫。
6.育雏、育成阶段的均匀度:鸡群的均匀度好、群内体重差异小说明鸡群发育整齐,性成熟也能同期化,开产时间一致,产蛋高峰也高。
7.育雏、育成阶段的体重:体重过小、过大、过肥的鸡,性机能较差。尤其是35日龄体重和开产前的体重不达标,蛋鸡开产后就推迟达到产蛋高峰,而且全期的产蛋量很低。
8.其他:蛋鸡高峰期饲喂的时间、方式不固定,饲喂量不足也是导致低产的原因。

二、产蛋率异常下降的原因

1.疾病
1)病毒性疾病:主要有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征、传染性禽脑脊髓炎、淋巴白血病、鸡痘、马立克氏病。目前发生较多的病主要有新城疫、传支、产蛋下降综合征,但由于现代蛋鸡基本上都已免疫,故出现的症状都是非典型的。例如,非典型新城疫鸡只死亡率很低,剖检后病理特征不明显,但产蛋率下降幅度很大,达到20%~30%,且持续时间长,达1月左右。
2)细菌性疾病:主要有败血霉形体、传染性鼻炎、禽霍乱、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此类疾病有一个共同特点是病程长,发展缓慢,由于疾病的发展逐步影响采食量及生殖系统,在一个饲养管理比较好的鸡群中表现为产蛋率的持续缓慢下降。
2.营养
由于饲料霉变或维生素、微量元素添加剂质量低劣,所致的鸡群产蛋量突然下降。
3.环境
突然停止光照、缩短光照时间、减少光照强度等都有可能使产蛋率突然下降;通风严重不足,如密闭式鸡舍天气酷热又遇停电,未及时打开应急窗;或已打开而天气很热停电时间又长,还有连续几天天气闷热,舍内形成高温高湿环境;或气温突然变高或变低,使鸡群采食量普遍下降,产蛋量也随之显著下降。
4.饲养管理:
由于饲养管理人员严重不负责任,致使连续几天喂料不足;突然更换饲料或饲粮成分、质量发生显著变化,例如:饲粮中鱼粉含盐量过高,或熟豆饼突然换成生豆饼等,由于适口性差而采食量下降,或引起消化障碍而产蛋突然下降;由于管道堵塞、水槽漏水或检修不良而造成的供水障碍,导致缺水;异常的声响,陌生人、畜的出现,新奇的颜色使鸡群突然受惊;饲养人员或作业程序发生变动等;疫苗接种或驱虫(指使用抗球虫药)对鸡群的惊扰、应激及引起的副作用。
5.蛋鸡休产日同期化
在产蛋处于相对平衡的时期或状态下,如果休产的鸡在某一天突然增多,就呈现出产蛋量突然下降现象。这不是由于外界条件所造成的,也不是鸡群健康状况或产蛋强度有何变化,只不过是休产日同期化的鸡数暂时增多而形成产蛋率假下降的现象。因此,这种情况在1~2天内就会恢复到原来的产蛋水平。

三、措施

1.认真询问病史,查询报表。从进雏到发生问题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计算每只鸡日采食量、了解饲料情况。
2.亲自到鸡场观察鸡群状况。了解饮水、温度、通风、环境卫生等各个环节,真正找出导致鸡产蛋异常的真实原因。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新城疫 缺失 产蛋下降综合征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