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三黄幼鸡肠道致病菌感染的防治与体会


1 发病情况及症状
幼鸡呼吸困难、打呼噜、甩颈、流鼻涕、羽毛蓬乱、缩脖、食欲减退。后期不吃食,拉白色、绿色水样稀便,有的病鸡拉血样稀便,当时厂内技术人员按球虫病治疗,服球虫一扫光5g拌饲料25kg,罗红霉素1kg/L饮水治疗,连续几天不见好转,病死鸡不断增多。12月16日把病死鸡送到检验室,经病理解剖,细菌培养,从一个鸡体中分离出两种肠道致病菌,鉴定为:沙门氏菌禽伤寒杆菌;大肠菌型副大杆菌。并做了药敏实验。
2 病理变化
剖检死亡鸡4只,主要表现为心外膜增厚,表面附着纤维蛋白,肝脏肿大,瘀血,表面有针尖大小灰黄色病灶,脾肿大,瘀血,被膜下见到针尖大小坏死灶,胰脏充血,肾肿大表面光滑,切面有出血点,十二指肠出血点,肠道粘膜肿胀,形成皱纹并出血,有部分粘膜脱落。
3 防治措施
3.1 对禽舍内外做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洁净。随时清除粪便及垃圾物,室内通风换气保持良好,空间地面用1∶500百毒杀进行喷洒消毒,消毒五熏蒸,料盆、饮水器用0.15%的过氧乙酸浸泡消毒。
3.2 对病鸡进行隔离治疗,选择高敏感药治疗和预防性投药,全部幼鸡用7.5mg/kg丁胺卡那,1g/kg杆菌速克联合饮水用药3~5d疫情得到控制恢复了正常。
4 小结与体会
4.1 随着鸡业的发展,肠道传染病发生较多,大肠杆菌病不断上升,特别是滥用抗生素,R因子相互传递使耐药性菌株明显增加。
4.2 饲养管理差是本次传染病发生主要原因。室内比较干燥,粪便清除的不彻底,有一种刺鼻味道,卫生条件差,引起了鸡群感染上肠道传染病,应该引起养鸡户重视。
4.3 在科学养鸡的基础上,控制各类传染病发生,按时进行免疫接种,必须提高诊断水平,此疫情发生未能及时确诊,按球虫病用药治疗,部分鸡死亡。为了养鸡业的健康发展,全面掌握防治知识,才能收到明显效果。
4.4 为了减少治疗误差,避免发生禽伤寒杆菌、副大肠杆菌混合感染,除了预防免疫、卫生、消毒等综合措施外,选择高敏药治疗,提高了治疗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禽伤寒 免疫 罗红霉素 羽毛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