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本病是由鸡逗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
流行特点:本病主要发生与鸡和火鸡,鸽有时也可发生。个种年龄鸡均可感染发病,但以雏鸡最易感。本病一年四季均能发生,秋、冬两季最易流行。
  临床特征:
  1、皮肤型;在鸡冠、肉垂、眼睑、喙角、头后、颈部、翼下、腹部及腿部等无毛或少毛部位的皮肤,发生,发生一种灰白色小结节,结节硬实,逐渐增大至绿豆或豌豆大,邻近的逗疹互相融合,逗疹也渐变为黄色、会黄色或棕褐色结痂。 常表现结膜炎(流泪、眼睑粘连),眶下窦炎,颜面部肿胀,鼻炎(有鼻汁流出)。
  2、黏膜型:外观皮肤无逗疹,只表现鼻炎、呼吸困难,严重时窒息死亡。
  3、混合型:本型是指南皮肤和口腔粘膜同时发生病变,病情严重,死亡率高。
  病变特征:
  1、皮肤型:在病变部位可见于不同发展时期的痘疹或痘疹脱落后所形成的疤痕。
  2、白喉型;在口腔、鼻、咽、喉或气管粘膜上发生稍隆起的白色结节,以后迅速增大,融合成黄色奶酪样坏死性假膜,因病变似人的白喉,故称白喉型鸡痘。
  3、混合型:可见上述两种病变。
  实验室诊断:
  1、病理组织学诊断:皮肤或粘膜痘疹部上皮细胞增生、变性可见核内或胞浆内嗜酸性包涵体。
  2、病原或血清学诊断;取痘疹病灶送检。
  防治方法:
  1.预防;发病季节,注意驱除传播本病的蚊、蠓、蜱等吸血昆虫,加强卫生消毒。疫苗接种(商品蛋鸡或种鸡),用鸡痘鹌鹑化弱毒疫苗分别于25日龄与110日龄内侧无血管处皮刺种。
  2、治疗:隔离病鸡进行对症治疗。对皮肤型鸡痘,可在病变部皮肤涂碘酊、红汞或紫药水。对白喉型鸡痘,可用镊子将口腔黏膜的假膜剥掉,用1%高锰酸钾或氯霉素。投服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补充电解质多维素,使病鸡尽快康复。对鸡群立即作紧急接种,注意带鸡消毒和驱杀蚊虫。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绿豆 豌豆 病毒 火鸡
上一篇 : 马立克氏病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