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产蛋鸡溃疡性肠炎的诊治


  溃疡性肠炎是由鹑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鸡和鹌鹑的一种细菌性疾病,主要发生在4~12周龄的幼禽。病死禽以肝、脾坏死,肠道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2004年1月在太原市某鸡场成年产蛋鸡群中发现了该病,经过发病情况调查、临床剖检及实验室诊断而确诊,采用敏感药物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控制。

  1 发病情况

  太原市某鸡场饲养海兰褐商品蛋鸡700只,45周龄时个别鸡只出现了死亡,整个鸡群精神较好,采食量无明显下降,看不到明显症状,只有个别鸡只嗉囊充盈,伴有白色水样下痢,胸肌萎缩,最后极度消瘦而死亡。此病表现为散发,病程较长,共死亡32只,死亡率为4.8%。

  2 剖检病变

  剖检病死鸡只,眼观病变大致相同,可见嗉囊充盈,肌胃中充满食物。肝脏肿大呈浅土黄色,肝脏表面有大小不一的黄白色坏死斑点;脾脏肿大呈紫黑色;十二指肠肠壁增厚,在浆膜面和黏膜面均可见出血点和出血斑,并与周边组织界限明显;空肠和回肠黏膜上有散在的枣核状溃疡灶,溃疡深达肌层,上覆一层伪膜。盲肠扁桃体坏死、脱落,直肠黏膜有密集的粟粒状突出于表面的出血溃疡;其他内脏器官无明显肉眼可见病变。

  3 实验室诊断

  3.1 压片镜检

  无菌采取坏死肝组织,用两张玻片作肝组织压片,火焰固定,革兰氏染色后镜检,可见革兰氏染色阳性、有内生芽孢的杆菌。

  3.2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采集病死鸡肝脏和脾脏,划线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和色氨酸磷酸琼脂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于37℃下培养24小时观察无细菌生长。色氨酸磷酸琼脂培养基放入厌氧罐内,37℃下恒温培养24小时后观察,可见白色、圆形、隆起、半透明的菌落,经涂片、染色和镜检,可见菌体形态与压片相同。

  3.3 生化特性

  挑选典型菌落接种于糖发酵管发酵葡萄糖、蔗糖、甘露糖、果糖、麦芽糖和棉子糖,产酸产气。不发酵乳糖、鼠李糖、山梨醇。不液化明胶,不产生吲哚和亚硝酸盐。

  3.4 药敏试验

  该菌对氯霉素、链霉素高敏,对痢特灵、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中敏,对青霉素、新诺明不敏感。

  3.5 鉴别诊断

  注意与球虫病、坏死性肠炎、组织滴虫病的鉴别诊断。

  ①球虫病:球虫病不引起肝的灶性坏死以及脾的肿大和出血。当有这些病变伴发于盲肠和其他部分,且肠管溃疡,并在肝涂片的染色标本中发现杆菌和芽孢时,即可作出溃疡性肠炎的诊断。

  ②坏死性肠炎:该病由魏氏梭菌引起,与溃疡性肠炎是两种不同的症候群,但症状十分相似。病死鸡以小肠后段黏膜坏死为特征。在肝组织涂片中,溃疡性肠炎病料可见到菌体和芽孢,坏死性肠炎仅见有菌体。给健康鸡饲喂患溃疡性肠炎的病鸡的粪便或肠混悬液,可引起人工感染。而坏死性肠炎以同样方法不能引起鸡的人工感染。

  ③组织滴虫病:感染组织滴虫后,盲肠壁增厚和充血,渗出物常发生干酪化,形成干酪样的盲肠肠心,肝内形成大小不等的坏死区。取肝或盲肠内容物作病原学检查,病料用加温至40℃的生理盐水稀释后做成悬滴标本,在显微镜旁放置一个白热的小灯泡加温,即可在显微镜下见到能活动的组织滴虫。溃疡性肠炎的特征是可见到肿大和出血的脾以及肠管溃疡。

  4 治疗

  全群采用TMP+0.2%氟苯尼考饮水,每天饮水3次,连饮5~7天。饲料中添加多维,连喂5~7天。同时加强通风换气和消毒。采取上述措施治疗5天后全群没有出现死亡病例,病情得到了控制。

  5 讨论

  5.1 通过临床诊断、剖检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确诊为鸡溃疡性肠炎。鸡溃疡性肠炎是由肠道梭状杆菌引起,肠梭菌对生长条件要求苛刻,必须是营养丰富且严格厌氧,因此对疑似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时要注意培养条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坏死 免疫 细菌 发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