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规模化养鸡免疫失败的原因


“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防疫是现代养鸡技术中的关键环节。随着农村养鸡业的发展,防疫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人们缺乏科学的免疫知识,往往免疫效果不十分理想甚至失败。本文根据对当地养鸡鸡群免疫效果,着重就造成鸡群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现归纳如下,供广大养鸡专业户参考:
1 疫苗及接种方法
1.1 疫苗质量:疫苗质量不佳或有问题:制备疫苗的菌株抗原性差,毒力不稳定;生产操作失误或污染强毒;疫苗效价低,保护率小,免疫期短;或引起其他感染,而导致免疫失败。
1.2 疫苗运输或保存不当:运输途中、保存时温度过高;受到阳光直射:在保护过程中冰箱经常停电而使疫苗反复冻融等,均可使疫苗效价降低或疫苗的抗原性发生变化。
1.3 疫苗保存期过长或超过有效期而使疫苗的效价降低:任何一种疫苗都有它的有效期与保存期,即使将疫苗放置在符合要求的条件下保存,它的免疫效价也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所以在购置疫苗和使用疫苗的的时候一定注意其生产日期和使用有效期。
1.4 免疫时间,疫苗的接种次数和免疫间隔时间不当:鸡免疫接种后所获得的免疫力都有一定的期限,如鸡新城疫I系疫苗的免疫期为一年。当抗体效价降到一定程度时,则失去免疫力。因此,就必须适时地再次接种以激发机体的再次反应,从而使体液中的抗体浓度达到很高的水平。一般第二次接种在第一次接种免疫期结束之前2周进行。免疫时间过早或过晚,接种次数过多或过少,间隔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造成免疫失败。免疫过早,接种次数过多,间隔时间过短,常可使接种的疫苗时间过晚,接种次数过少,间隔时间过长,当抗体水平降低到不能低抗病原体侵害的水平时,也可能导致传染病的发生。母源抗体与此类似,刚刚孵化出的雏鸡,一般都具有母源抗体,母源抗体可使雏鸡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高水平的母源抗体也可中和疫苗中的活性病毒,所以4日龄以前的锥鸡即使母源抗体水平很低,对疫苗反应不敏感。一般雏鸡在7日龄以后进行各种防疫。
1.5 接种剂量不准确:接种剂量不足,常不能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从而不能获得坚强的免疫力。一般来说,抗体水平常随着接种剂量的增多而递增,但这并不意味着接种剂量愈大愈好。相反,若剂量过大,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反而消失,出现免疫麻痹。
1.6 疫苗稀释用水不合乎要求:疫苗多用冷开水或0.9%的生理盐水稀释,如果用热开水或温水稀释疫苗、疫苗稀释用水中含有危害疫苗的物质,如漂白粉、锌、铜、铁等离子以及酚、碱等消毒液等,影响疫苗的效价,从而导致免疫效果不佳或免疫失败。
1.7 接种方法不当:3周龄的雏鸡,一般首次免疫时都采用滴鼻、点眼、饮水或气雾等方法。若采用肌肉注射法,由于大部分的疫苗被体液中的抗体所中和,不能产生免疫力。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强毒疫苗按规定只能用擦肛或滴肛法接种,若随意改为呼吸道接种,不仅达不到免疫目的。相反,被接种的鸡群会发病。
1.8 接种前后饮用消毒药:接种前后饮用高锰酸钾等消毒药水易使抗原破坏,抗体生成受阻,导致免疫失败。
2 动物因素
2.1 鸡的年龄因素的影响:动物机体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接受各种抗原刺激的反应性不同。一般来说新生动物的免疫机制尚不完善,对许多抗原不发生抗体形成反应,或者反应非常微弱,导致免疫效果不佳。
2.2 免疫缺陷:继发性免疫缺陷,如鸡患内脏型马立克氏病,全身各脏器出现淋巴细胞肿瘤性异常增生,IgM减少,呈现低巨球蛋白血症,IgM的产生受到了抑制,接种疫苗的抗体形成受阻,导致免疫失败。
2.3 免疫抑制因素的存在:鸡在免疫接种前后感染了能造成免疫抑制的传染病,导致鸡体内产生免疫抑制而干扰免疫结果。这些传染病包括传染性法氏囊炎、白血病、黄曲霉菌毒素中毒、球虫病及严重的蛔虫病等。鸡传染性氏囊炎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淋巴器官腔上囊,它可使腔上囊内的淋巴细胞?主要是B细胞?发生溶解、坏死,从而使免疫活性丧失,抗体形成受阻,导致免疫失败;黄曲霉菌毒素中毒制约着脱氧核糖核酸,从而以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血清中各种球蛋白形成受阻,造成血清中总蛋白含量减少,抗体形成障碍,免疫效果不好。
2.4 动物机体的抵抗力:接种疫苗期间鸡体质过弱宜可导致免疫效果不佳或免疫失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抗体 剂量 饲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