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鸡黑头病的诊断与防治


鸡黑头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引起。多发于火鸡雏和鸡雏。成鸡虽然能感染,但症状不明显。此病在夏季多发,如治疗不及时,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明显上升。病愈后的鸡生长缓慢,产蛋率下降,给养鸡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一)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2001年2月我省某个体养禽场从外地购人600套AA肉用种鸡雏,入场3周后开始发病。病鸡初期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饮食下降,羽毛松乱无光泽,两翅下垂,身体卷缩,怕冷常拥挤在一起。下痢排硫磺色稀便,部分病鸡有排血便现象:发病第7—8天排干酪样便,后期鸡冠淤血呈暗黑色,明显的黑头现象。截至2001年4月中旬,发病165只,死亡42只,病死率为25%。

  (二)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鸡11只,主要表现盲肠壁肥厚,肠壁浆液性渗出和出血,内腔充满污秽的干酪样渗出物,个别堵塞整个肠腔,肠管异常膨大。严重的盲肠穿孔,引起腹膜炎,并与邻近脏器粘着。肝脏表面有色泽呈黄或黄绿色的圆形坏死灶,坏死灶边缘有许多小颗粒呈放射分布,如拇指大小,散发或密着于整个脏器表面,个别病灶部中间略微凹陷,边缘隆起,剖面见坏死灶向肝实质深层扩展。

  (三)诊断 生前诊断可见病雏鸡排出特征性硫磺色粪便。剖检肝脏呈典型坏死灶及盲肠的干酪样肿大变化。

  (四)防治措施

  1.采用痢特灵,按0.04%的浓度,混于饲料中,充分混匀后供鸡自由采食,连续饲喂10天。

  2.也可用复方敌菌净按每公斤体重30毫克混匀后供鸡采食。首次用量加至2倍,连续服10天。

  3.用速补14,按每公斤水加1克,连续服7天,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加快鸡群恢复。

  4.7天后用盐酸左旋咪唑,按每公斤体重25毫克,驱除鸡体内的异刺线虫,消除组织滴虫的传播途径。对本病防治起着重要作用。

  5.加强饲养管理,防止鸡群拥挤,保证鸡舍通风良好,饲料配合齐全,充分饮水。

  6.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卫生消毒工作。及时清除鸡舍内潮湿垫草和粪便,经常保持鸡舍内干爽整洁,空气新鲜。

  7.组织滴虫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异刺线虫卵为媒介,同时与土壤中的蚯蚓有关,因此防治异刺线虫是防治本病的关键,其次是尽量减少鸡与蚯蚓的接触,以防止发病。

  通过以上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该鸡群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病情严重的全部作无害化处理。10天后整个鸡群的精神状态、饮水、饮食及粪便恢复正常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坏死 连续 饲料 火鸡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