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引起鸡产蛋下降的主要传染病



  (2)、淘汰病鸡。
  (3)、使用50×10-6恩诺沙星饮水、防治继发感染。
  (4)、增加饲料中维生素用量。
  4、预防
  建立科学免疫程序,蛋鸡在产蛋期做到每隔10周进行一次鸡新城疫IV系苗免疫。
  四?鸡肿头综合征(SHS)
  鸡肿头综合征(SHS)是以鸡头部发生明显皮下水肿及扭颈、角弓反张、共济失调为特征的新疾病。首例报道为20世纪80年代初的南非,现涉及世界大多数国家。
  1、病原
  为TRT/SHS病毒,在分类上属副粘病毒科肺病毒属,是感染禽类的第一个肺病毒。一般认为鸡肿头综合征是鸡先感染TRT/SHS病毒后继发大肠杆菌感染,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没有大肠杆菌的协同作用,不可能产生本病的典型病变。
  2、症状
  SHS主要发生于鸡(包括肉用种鸡、肉鸡和产蛋鸡),火鸡也可感染。肉鸡易发日龄4-7周龄,肉用种鸡和蛋鸡则各年龄均可发生。本病以水平接触传播为主,传播速度缓慢,病程2-3周,发病率1%-90%,死亡率为2%-20%,减蛋幅度一般在10%以内。临床表现为肉鸡头部皮下水肿,先为打喷嚏、咳嗽,24小时后出现结膜潮红,头部皮下水肿并扩展到肉垂和下颌组织,有的肉髯发绀,严重时虚脱死亡。商品蛋鸡和肉种鸡的症状特点为肿头,极度沉郁,因脑定向障碍而重复摇头,扭颈,角弓反张,共济失调,产蛋鸡的产蛋率和种蛋受精率下降。
  3、病变
  鼻甲和气管粘膜出血,鸡冠、面部、喉周围水肿或有干酪样物质。有不同程度的纤维性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多数可见到卵黄性腹膜炎。
  4、防治
  (1)、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疫区可预防注射鸡肿头综合症灭活苗;
  (2)、发生疫情时,使用广谱抗生素,防止细菌性疾病继发感染,减少死亡和损失。
  五?禽流感(AI)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最早报道为1878年的意大利,经世界范围内一个多世纪的流行至今尚未根除。
  1、病原
  禽流感病毒属分A、B、C三个血清型。A型,可感染禽类、人、马、猪等。而B型和C型主要感染人。迄今为止A型流感病毒HA(血凝素)已发现16种(H1-H16),NA(神经氨酸酶)10种(N1-N10),由两者组合或独立变异可产生不同亚型的毒株,危害最大的是H5、H7。
  2、症状和病变
  潜伏期的长短与病毒致病性强弱、感染强度、传播途径和禽的种类有关。可表现感染无症状、轻度呼吸道症状、产蛋量下降、下痢及急性高度致死等多种病型。一般没有特征性症状,常呈现体温高,精神沉郁,采食减少,消瘦,产蛋鸡产蛋量下降。呼吸道症状表现不一,如咳嗽、呼吸罗音甚至困难并出现怪叫。病禽流泪、羽毛松乱、颜面浮肿、肉髯及冠发绀变硬,有神经症状及下痢。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出现或几种同时出现。死亡率较低,产蛋下降(康复鸡的产蛋率恢复最多为70%左右)是目前该病在世界各地流行的新特点。
  3、防治
  (1)、目前对是否使用疫苗预防有争议;
  (2)、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和方法;
  (3)、对处于发病初期的鸡群为减少死亡可做以下工作,(A)采用抗病毒药,如病毒灵、病毒唑等,在感染后1-3天使用,有良好保护作用;(B)防止并发感染可用沙星类抗菌药;(C)及时清理病死鸡,加强带鸡消毒。
  六、其他传染病
  禽脑脊髓炎(AE),成年鸡隐性感染时不见症状,但产蛋鸡减蛋5%-20%,且所产的蛋常带有病毒。
  禽痘(POX)、败血霉形体(MG)、传染性鼻炎(IC)、禽霍乱(FC)发病严重时产蛋显著减少或停止产蛋。
  当发生产蛋鸡减蛋时,我们应细致调查,研究观察,作出正确的病因判断,才能采取有效的防治和改善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点。 v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病毒 免疫 新城疫 肉鸡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