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鸡技术 > 饲养管理

鸡球虫病防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鸡球虫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肠道寄生性原虫病。一方面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影响人类的食物来源和健康。因此,这病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在防治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坚持不懈地进行深入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和经验,特别是近年来在免疫预防方面获得成功,可望逐渐发展为防治本病的主要手段。
一、鸡球虫病的特点
一? 普遍存在,广泛发生
鸡球虫是一种全球性分布的寄生虫。几乎可以说,凡养鸡的地方,就有鸡球虫。无论鸡场设备及管理技术多么先进,防疫措施多么严格,鸡球虫病还是照样发生。设施及管理落后的地方就更不用说了。造成鸡球虫病广泛流行的主要原因有:?1?鸡球虫的发育方式为直接发育型,鸡是其唯一的宿主,因此球虫病的流行不受中间宿主分布的限制。?2?球虫卵囊具有极强抵抗力。常用的消毒剂没有一种能杀灭球虫卵囊,常规的卫生防疫制度不能阻止球虫卵囊的散播。?3?鸡的集约化饲养为球虫病的爆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 危害性大
球虫对鸡群造成的危害可概括为三方面:?1?导致鸡只的大批发病和死亡;?2?阻碍鸡只生长发育;?3?降低饲料报酬。人们对第一方面危害的认识相当充分,但对后两方面危害的了解不多或者说重视不够。其实,后两者对养鸡生产造成的危害也颇为严重,有时甚至不亚于前者。这些危害是由球虫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球虫的种类不同其致病力有所不同,球虫病的爆发取决于鸡只感染了较大量致病力强的球虫卵囊,否则鸡只不表现球虫病症状。但无症状的球虫感染是不是对鸡只完全无害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球虫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虫,主要寄生在肠上皮细胞中,肠道是重要的消化吸收器官,肠上皮细胞遭受球虫寄生后,消化吸收功能必然受到影响,致使饲料转化率下降,肉鸡饲养效益变差,甚至无利可图。不少学者认为,寄生于十二指肠的致病力中等的堆型艾美球虫,与寄生于盲肠的致病力最强的柔嫩艾美球虫相比,显得更加值得重视。原因是十二指肠为动物最主要的消化吸收场所。
二、球虫病的防治现状
?一? 药物防治
早在40年代,人们就发现磺胺类药物可用于防治球虫病。之后,又陆续发现其他药物如呋喃类、生物碱类、离子载体类等药物都能用来防治球虫病。已报道的抗球虫药达50多种,其中一些药物由于毒性太大或疗效不佳而被淘汰。目前仍在生产中应用的抗球虫药有20余种,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离子载体类抗生素,如牧宁菌素、盐霉素、马杜霉素等。这类药物一般作用于球虫发育的早期阶段,具有毒性低、抗虫谱广、耐药性产生慢等特点。所以,一般作为球虫病的预防药,在鸡只从小到大的饲养过程中,连续地添加到饲料中喂饲,以防止球虫病的发生。
另一类是化学合成的药物,如磺胺类?SM、SQ?、呋喃类?痢特灵?、酰胺类?球痢灵、喹啉类?甲氧喹啉?、吡啶类?克球粉?、抗硫胺素类?氨丙啉?、胍类?氯苯胍、均苯脲类?尼卡巴嗪?、均三嗪类?杀球灵、百球清?等。这类抗球虫药有些作用于球虫的早期发育阶段,其用途与离子载体类抗生素相似;而另一些则作用于球虫发育的中后期,具有疗效迅速、不影响抗球虫免疫力的建立等特点,一般作为鸡球虫病的治疗性用药,在鸡只发生球虫病时,将其加到饮水或饲料中。
抗球虫药的发现和应用,对于控制鸡球虫病的爆发和流行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使得球虫病再也不会是集约化养鸡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疾病了。但是,众所周知,抗球虫药存在如下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
1.球虫极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许多抗球虫药物在推广使用数年后即出现耐药性问题。据报道,耐药性问题出现的速度以喹啉类最快,克球粉次之,磺胺类、呋喃类、氯苯胍稍慢,氨丙啉、尼卡巴嗪、球痢灵较慢。在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推出的早期,曾认为其不会有耐药性问题,后来证实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而且同类药物间有交叉耐药现象,球虫可同时对多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抗球虫药的耐药性问题在我国特别严重。
2.抗球虫药容易残留于禽肉或蛋品中,威胁人类健康。抗球虫药长期连续地添加于饲料中的使用方式,决定了其容易在禽肉和蛋中残留,被人食用后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在人们崇尚环保食物的今天,药物残留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鸡球虫病 饲料 致病性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