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鸭技术 > 饲养管理

青年鸭的饲养与管理



青年鸭的饲养与管理
一、育成期青年鸭的特点
蛋鸭自5周龄起至16周龄称为育成期,通常叫青年鸭阶段。这是从育雏期至产蛋期的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个时期内,鸭子既要长羽毛,又要长骨骼和肌肉,同时内脏器官的生长也很快。
青年鸭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生长发育迅速,活动能力很强,食性很广,需要给予较丰富的营养物质;二是神经敏感,合群性很强,可塑性较高,适于调教和培养良好的生活规律。饲养人员应针对这些特点,采取相应的饲养措施。
如对活动能力强、善于觅食的青年鸭,在放牧的时候,遇到自然饲料丰富、活动场地又好的牧地,让其适当休息,以免消耗过大,影响生长发育;对青年鸭,在每次吃饱后,就要注意让它洗澡、理毛,然后入舍睡觉,促其生长。在此生长期,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伴随着肌肉和骨骼生长的同时,羽毛也快速生长,在羽毛、特别是翅部的羽毛长出来时,即当羽轴刚出头时,稍一挤碰就疼痛难受,这时的鸭子神经很敏感,怕互相撞挤,喜欢疏散,如皮肤受伤出血、羽轴被折断,影响生长发育。因此要根据生长情况,不断扩大棚舍疏散鸭群,不能太拥挤。对食量大、食性广、可塑性较强的青年鸭,要注意把这些特性培养起来,使它能适应并敢于采食各种新的饲料品种。在不同的环境里能采食各种野生饲料,进入产蛋期即使变换饲料,也不会太影响产蛋率。
二、青年鸭的放牧饲养法
(一)采食的训练
在放入稻田以前,要有意识地进行稻田采食的训练。稻田的主要野生饲料是杂草、害虫和遗留谷粒。吃惯混合饲料的鸭子,初次见到谷子,不敢采食,要先进行训练调教。方法是:将谷子洗净后,加水于锅里用猛火煮一下,直至米粒从谷壳里爆开,再放在冷水中浸凉。然后将饥饿的鸭群围起来,垫上喂料的席子(或塑料布),饲养员提着喂料进入鸭群后,暂不马上撒料,而是先走几圈,引诱鸭子产生强烈的采食欲,然后在空的席子上撒几把煮过的稻谷,当鸭子看到谷壳中有白色的米粒,就去啄食,但谷壳不易剥离,由于饥不择食,自然就吃下去。必须注意,第一次撒料不要撒得太多,既要撒得均匀,又要撒得少,逐步添加,造成“抢吃才有味道”的局面。用此法喂过1次煮过的稻谷以后,要观看吃食情况,每只鸭子只要第一次吃进几颗煮过的稻谷,以后就会越吃越多。第一次没有吃煮谷的鸭子,不要单独喂原饲料,而是让它饿一饿,以后会跟着吃。如果第一次喂煮谷,大多数鸭子都不来采食,这时把谷子再煮一下,煮熟一点,使米饭从谷壳中鼓出更大些,这样处理后,鸭子就容易吃上了。
青年鸭学会吃谷子以后,放牧以前,还要调教其吃落地谷。方法是:先将喂料用的席子(或塑料布)抽去一半,有意将一部分谷子撒到地上,让鸭子采食。这样喂几次后,将喂料用的全部席子抽去,将谷子全部撒在地上,继之又将喂食移到河滩边,将一部分谷子撒到浅水中,让鸭去啄食,吃几次后,在放鸭以前,就将谷撒在浅水中,再放鸭自由寻食,从而使鸭子慢慢建立起水下地上有谷可吃的条件反射,放到稻田以后,就会主动寻找落谷采食。
吃螺蛳的调教:螺蛳的品种很多,我国东南各省的水稻田、江河、湖泊蕴藏量很大,而且营养好,不但粗蛋白质含量高,能量也高,无机盐也很丰富,对于正在生长羽毛和骨骼的青年鸭,的确是非常理想的动物性饲料。但对于过去从未喂过螺蛳的青年鸭,第一次见到时都不敢采食,必须经过采食训练。调教的方法分为3步:第一步先将螺蛳放入开水锅里煮一会儿,使螺肉稍微收缩(肉色放白),然后放到轧螺机上轧一下,将硬壳轧碎,然后去掉大片的硬螺壳,再把螺肉和细螺壳捞起,放在浅水盆里,让鸭子自由采食。第二步是,螺肉喂过几次后,改成只将螺壳轧碎后连壳喂给。第三步是,轧碎的连壳螺蛳喂过几次后,就直接喂给过筛的嫩螺蛳,培养它采食整只螺蛳的习惯。达到这个要求后,鸭子就可在放牧时随便采食螺蛳了。
(二)信号调教
要用固定的信号和动作进行训练,使鸭群建立起听指挥的条件反射。一群鸭子,少则几百只,多则数千只,放在野外,没有经过调教的指挥信号,则很难控制,轻则分散逃回,严重时则发生惊群,互相践踏致死。放牧训练要从雏期开始,用固定的口令训练,这种口令因地因人而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羽毛 品种 稻谷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