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鸭技术 > 饲养管理

绿头野鸭的养殖技术


绿头野鸭是广东省江门市畜牧开发公司、福建省闽山珍稀动物种苗繁育中心等单位经引进培育出的名优珍禽。目前已在广东、福建、四川、贵州、江苏、安徽等地安家落户,成了“异军突起”的养鸭新品种。绿头野鸭有四大特点,一是抗病力极强,二是食性极广,稻谷、玉米、大小麦、糠麸、枯饼、鱼粉、蚕蛹和青、粗饲料以及鲜活动物,均十分喜食;三是生长极快,绿头野鸭肉用一般养至70日龄就可上市出售,体重达14千克,比普通野鸭大2~3倍;四是营养极丰富,其脂肪少、瘦肉率高、肉质鲜嫩、野味香浓,属上等滋补佳肴。因此,积极家养绿头野鸭,销路广,效益高,前景诱人。
  一、营造野生环境 建造野鸭场舍,必须符合野鸭的野生习性。应一半搭棚作休息室,一半作露天活动场地,活动场地应是池塘或人工水池。活动场上可栽些树木、草丛,池塘中培植些藻类。如果采用养放结合的饲养方法,饲养场必须建在河道、湖泊旁等水域开阔、草木茂盛的地方。同时要建造围网和天网。天网距水面或地面2米高左右,周围加围网至水底,与天网联成一个封闭体,以防野鸭飞逃。天网与围网孔眼为3×3厘米,用尼龙网或绳网均可。一般每100只野鸭饲养面积:1~30日龄,舍面积5~7米。运动场、水场各20米。70日龄以上,舍面积15~20米 ,运动场20米 ,水场15米。
  二、满足饲料营养 绿头野鸭饲料营养要求与家鸭基本相同。在一般情况下,饲喂家鸭专用全价颗粒饲料即可;如自行配制,其饲料参考配方如下:1~30日龄,玉米47?3%、小麦15%、麦麸10%、豆饼22%、鱼粉4%、贝壳粉1.5%、食盐0.2%;31~70日龄,玉米40.8%、小麦14.5%、米糠17.5%、稻谷8%、豆饼14%、鱼粉4%、骨粉1%、食盐0.2%。
  三、加强饲养管理?
  1.雏鸭(1~30日龄)饲养管理。饲养雏鸭要掌握适宜的温度,1~3日龄为29~27℃;4~6日龄26~25℃;7~10日龄25~24℃;10日龄以后19~17℃。一般在平地育雏,地面上要铺松软稻草,并分隔小栏,每栏2米?2左右,各栏安装保温电灯一个,7日内每小栏养雏鸭50~70只。由于雏野鸭有睡堆天性,因此要有人日夜值班,每隔1小时用手轻轻拨弄赶堆一次,防止打堆压死、闷死。一周后调整密度。开食时,要先饮水后喂料,饮水中加入适量复合维生素B制剂。要备足清洁水自由饮用,千万不能断水。喂料次数一般10日龄内每天7次,10日龄后每天4~5次,每次在喂配合饲料的同时,还要适当加入嫩草、菜叶等青绿饲料(切细)和海带精粉以及小鱼虾、田螺肉、蚌肉、蚯蚓等鲜活动物,以利雏鸭生长。
  2.成鸭(31~70日龄)饲养管理。为使成鸭快速增重,整个饲养期可不限量供给配合饲料,让其自由采食,同时还要供足清洁饮水。50日龄后成鸭由于体内脂肪增加和生理变化开始学飞,须严格防逃;饲养员要穿素色衣服,杜绝外人进入场舍,以免惊扰鸭群。
  3.种鸭(70日龄后)饲养管理。按1∶4~6选留好公、母鸭。公鸭应选体格健壮、行动活泼、反应敏捷的作种用;母鸭应选头小、颈长、眼大、背宽、胸阔的作种用。饲料可用蛋鸭或种鸭全价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6%~8%的海带精粉。产蛋高峰期喂料次数要增加,以利达到高产稳产。整个产蛋期,可在地上人工造些浅窝,其上垫些松软稻草,以利母鸭产蛋。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小麦 玉米 母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