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鸭技术 > 饲养管理

野鸭仿野生饲养技术


一、搭建野鸭场舍
荒山林地应远离居民住宅区,鸭舍建在地势较高、背风向阳、土地较平坦、易防兽害和防疫病传染的山中,用竹木搭成人字型杠架,两边滴水檐高1.5米,顶盖茅草,四周用竹片间围,做到冬暖夏凉。鸭舍的大小、长度根据养鸭数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养鸭8--10只。同时,在荒山林地内搭棚,供鸭防风避雨和贮存饲料用。值班室和仓库建在鸭舍旁,方便看管和工作。此外,还应有足够大的活动场所,多栽树种草,活动场内挖建水沟、水池并在水中培植藻类。为防野鸭逃窜飞失,要将整个活动场所张网封闭,天网距地面高2米左右,与围网联成一体,网眼均为3厘米×3厘米。
二、选好野鸭品种
实践证明,人工饲养野鸭目前以绿头野鸭最为适宜,该鸭系人工驯化品种,体型肥大,一般养至80日龄,体重即达1.4公斤的肉用标准。母鸭长到5个多月便开始产蛋,年产蛋近200枚。肉、蛋的味道比湖区的天然野鸭还鲜,尤其是肉质没有家鸭的腥臊味,为四季皆宜的上等滋补品,国内外市场极为畅销。
三、合理配制饲料
野鸭饲料营养要求与家鸭基本相同,在一般情况下,可饲喂家鸭专用配合饲料,如自行配制饲料,可参考如下配方(%):雏鸭,玉米47.3、小麦15、麦麸10、棉子饼22、鱼粉4、贝壳粉1.5、食盐0.2;成鸭,玉米40.8、小麦14.5、米糠17.5、稻谷8、棉子饼14、鱼粉4、骨粉1、食盐0.2;蛋鸭,产蛋前玉米35,米糠15、稻谷36.8、棉子饼10、鱼粉2、骨粉1、食盐0.2,产蛋期玉米24、米糠7、稻谷37、棉饼21、鱼粉5、骨粉3、贝壳粉2.7、食盐0.3。
四、加强饲养管理
(一)雏鸭(1--30日龄)饲养管理 关键要掌握适宜的温度,1--3日龄为27--29℃,4--6日龄25--26℃,7--10日龄为24--25℃,10日龄以后17--19℃。一般在舍内平地育雏,地面上要铺松软稻草,并分隔成小栏,每栏2平方米左右,各栏安装保温电灯1个,7日龄内每小栏养50--70只。由于雏鸭有睡堆天性,因此要有人日夜值班,每隔1小时用手轻轻拨弄赶堆1次,防止打堆压死、闷死雏鸭。7日龄后调整密度。开食时,要先饮水后喂料,饮水中加入适量复合维生素B剂。要备足清洁水自由饮用,千万不能断水。喂料次数一般10日龄内每天7次,10日龄后每天4--5次,每次在喂配合饲料的同时,还要适当加入嫩草、菜叶等青料(切细)和海带精粉以及小鱼虾、蚯蚓等鲜活动物。注意:7--15日龄的雏鸭可选晴天在浅水沟内放水,15日龄后在池塘中放水,以利健康成长。
(二)成鸭(31--80日龄)饲养管理 为使成鸭快长,整个饲养期要不限量供给配合饲料,任其自由采食,并供足清洁饮水。50日龄后成鸭由于体内脂肪增加和生理变化开始学飞,须严格防逃,饲养员要穿素色衣服,杜绝外人进入场舍惊扰鸭群。
(三)蛋鸭(80日龄后)饲养管理 产蛋前每天喂料2--3次,早上少喂,让其在荒山林地多活动,多食天然饲料,中午也少喂甚至不喂,晚上入舍前喂饱。产蛋期为使鸭多产蛋,产”野味”蛋,每天早上不宜喂饱,将鸭放在荒山林地自由活动,采食天然饲料,中午在棚内盛足料和水,让其自由采食,太阳下山前将鸭赶回鸭舍并喂饱。整个产蛋期,可在地上人工造些浅窝,垫些松软稻草以利产蛋。
五、认真防疫治病
野鸭(尤其是绿头野鸭)抗病能力较强,但人工饲养由于大群集中,必须认真防治疫病。预防鸭瘟可用鸭瘟弱毒疫苗,在野鸭养至20日龄时每只肌肉注射1毫升;预防鸭霍乱可用禽霍乱菌苗,在野鸭养至30--40日龄时每只肌注2毫升。平常可用磺胺二甲嘧啶或磺胺噻唑按0.5%--1%的比例拌饲料连喂3--5天,停10天后再喂;也可用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水防疫,效果很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食盐 玉米 林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