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药信息

中(兽)医药学与免疫学的关系及其研究的契入点和思路


(3)按传统医学的观点:作者认为免疫系统三大部分是在肾主持下通过脏腑经络完成三大任务。

(三)现代免疫学对中药的分类

1。中药免疫分类的理论基础 现代免疫学研究已知,脑垂体是免疫调节的主要作用环节,它通过促进皮质类固醇的分泌,抑制过度的免疫;通过促生长激素,激发免疫,增强过低的免疫。因此,将治疗免疫疾病的药物分为免疫抑制药和免疫增强药;这与中兽医学中的阴药(寒凉苦酸咸药)和阳药(温热辛甘药)作用相似。因此中药也可分为促进免疫的中药(属阳药)和抑制免疫的中药(属阴药)。而这种促进和抑制作用是通过免疫方式表达出来,所谓免疫方式有两种,即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无论中药,还是西药,无论是抑制免疫还是增强免疫,无论是实验研究,还是临床检测均可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测定指标表达出来。

2.中药免疫分类【1】【5】【6】【7】

⑴ 促进免疫的常用中药 从大量资料可知凡属“扶正”的中药,大多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诸如补气和补血药以及滋阴和助阳药均有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如T细胞比值、淋转率,吞噬细胞功能和升白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能提高体液免疫的功能,其中补阴和补血药则又能延长抗体在体内存在的时间。其他解表类中的柴胡;利水除湿类中的茯苓、虎杖;清热解毒药中的黄连、黄芩、苦参、白花蛇舌草、野菊花等,调节气血类中的红花、丹参、青木香等;也有类似的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⑵ 抑制免疫功能的常用中药 从大量资料可知凡属“祛邪”类的中药多为抑制免疫反应的药物。主要为某些祛风药:蝉衣、僵蚕、苍耳、柴胡、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除湿药:泽泻、防己、枳壳、砂仁、秦艽等;清热解毒药:白花蛇舌草、穿心莲、大青叶、蒲公英、龙胆、龙葵等;活血化瘀药:丹参、赤芍、丹皮、川芎、桃仁、红花、山枝、莪术、乳香、没药等;以上诸药,常有抑制过敏介质释放;提高中和抗体、中和抗原能力,抑制T细胞和B细胞以及抗体的产生等作用。其他毒性攻坚药:斑蝥、蝮蛇、蟾酥、砒石、粗榧、喜树等常有直接杀伤抗原(癌细胞)抑制抗体或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合成的作用。

3.中药免疫调节 【1】【5】【6】【7】

中药虽然分为促进免疫和抑制免疫两大类,但两类之间既无明显的界限,而且在具体机体作用过程中经常互相联系或互相转化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我们将这类中药及其组合,称为免疫调节剂。例如上述具有双向作用的中药:柴胡、白花蛇舌草、红花、川芎、丹参等,以及健脾益气、调补肾阴和肾阳以及补虚与活血化瘀药合用的方药。

(四) 与免疫有关的中草药活性成分

根据现代研究,已知与免疫有关的活性组分有多糖、生物碱、甙、挥发油和有机酸等。【8】

1.多糖-党参、黄芪、淫羊藿、蜂胶、板蓝根等多糖,大多数均为促进免疫。

2.生物碱-三尖杉碱、龙胆碱、喜树碱和雷公藤乙素等均有免疫抑制作用。

3.甙-黄酮甙、皂甙、蒽醌甙常有双向免疫作用。

4.挥发油和有机酸-大蒜、茴香、桂皮、薄荷、当归、白芷等含有挥发油成分,常有促细胞免疫作用。甘草酸属有机酸,具有全面的促进免疫作用。

(五)展望中药免疫研究契入点和思路

1.研究契入点

⑴ 免疫佐剂和抗感染病 “免疫”一词,古今中外,其意义基本相似,即“免除疫病”之意。然而,论述如何防治“疫病”则理论各成体系,方法各有特色、各有利弊。为了保证人类健康,提倡中西结合,各取所长,各补己短,防治疫病。尽管西兽医学已研制出许多疫苗,但还有一些疫苗尚存在免疫效力不佳、免疫期较短、稳定性较差、疫苗佐剂药物毒副作用大等问题,即使有些疫病可以用化药治疗,其毒副作用也较大,畜产品的残留将会增高,间接影响人类健康的潜在危险越发增大。因此,根据中兽医整体观点选择一些免疫增强剂与疫苗配合形成中国特色的免疫佐剂或免疫复合刺激剂以及在治疗疾病时,根据中兽医辨证论治的原则结合西兽医辨病明确的特点,进行中西结合用药,乃是当务之急。2003年人类发生“非典”疫病时期,以及2009年H1N1流感时期中西医结合用药,作出了榜样,成效显著,值得兽医界仿效。

⑵ 饲料添加剂 为了人类健康,畜牧业必须向社会提供可靠的绿色食品,为了得到可靠的绿色肉食品,首先要保证禽畜自始至终在无化药(特指有毒副作用的化药)添加剂的情况下健康生长,故建议尽快选择有增强免疫能力的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更是当务之急,相信,随着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中草药在畜牧业上,将会得到更科学和更广泛的应用,再创光辉,拭目以待。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疫病 病毒 黄芪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