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药信息

养殖小区建设问题及对策探讨


养殖小区存在的问题

1.小区规划、布局不合理,建区随意性大

(1)小区建设没有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选址随意,布局不合理。

表现在:①选择不当。有些村为了交通方便或搞“形象工程”,把小区建设在紧靠主要交通干道两侧,人流、车流、物流多,噪音大,影响畜禽生产,增加了疫病传播机会;有些村为了方便生活,选址离居民点很近,交叉污染严重;有些村因集中调地困难,允许养殖户把场建在责任田里。②小区布局零乱。大部分小区未请专家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建场规模大小不一,占地少则三五亩,多则十亩二十亩不等,建场方向不一,有东向,有西向,有高有矮,五花八门。③小区内各场建设步调不一。由于大多数小区是以农户为投资主体,因受资金或其他条件限制,有些户已投入生产,有些户才开始土建,战线拉得过长,给统一防病和统一销售畜产品带来不便,对生产经营十分不利。

(2)区内环保设施不健全,影响了小区的可持续发展。

调查中发现,小区内无统一的化粪、排污走道,区外无统一的贮粪场及粪便处理设施,污水到处流,粪便四处堆,苍蝇、蚊子横飞,环境十分恶劣。绿化是净化小区内环境的有利措施之一,但许多小区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圈舍建得密不透风,未留下充足的绿化空间,不利小区可持续发展。

2.养殖场内部建设不合理

大多数养殖户都是“以场为家”,生活区与生产区紧紧相连,有的甚至连围墙也不砌,生活、生产混为一体;畜舍之间间距过小,畜舍过于低矮,窗户少而小,采光通风不良。养殖场大门口未设消毒池,生产区门口未设消毒间。

3.小区防疫制度不健全

小区内防疫消毒没有制度化。畜舍内外环境没有进行定期消毒。各养殖户的免疫程序千差万别,有的养殖户以为免疫接种多多益善,本地没有的疫病也搞防疫注射。

4.小区组织管理不规范

一是村里无专人负责协调小区内公共基础设施问题,比如水、电、路三通问题;二是小区内没有自己统一的组织,引种、供料、防疫、销售互不联系,各讨方便,导致生产秩序混乱,综合效益不高;三是小区无章无制,形象欠佳。由于组织管理不到位,小区内部没有一套科学的规章制度,消毒设施欠缺,畜禽粪便乱堆,病死畜禽乱扔,购销者随便出入。

改善养殖小区建设的对策

上述问题严重制约着小区的发展壮大,弱化了小区的示范带动效应。为了尽快规范养殖小区建设,保证养殖小区按照畜牧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高标准起步,高质量建设,高效益运转”,使其在农民增收中发挥出最大潜力,笔者在此提几点粗浅的建议。

1.小区建设应统一规划、统一标准

要本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规范管理”的原则,乡镇及村在划拨土地时,要相对集中,突出规模效应。要请畜牧技术部门科学地设计建区方案。具体要求为:

2.选择要求

一要地势高燥。地下水位应在2米以下。地面要平坦且有1%~3%的坡度,以利排水。二要远离污染源。如化工厂、造纸厂、屠宰厂等。三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四要便于卫生防疫。小区距居民点至少在500米以上,距铁路和主要公路300米以上,距离沼泽地区及蚊虻滋生场所1000米以上。五要交通方便,电力供应和饲料资源充足。六要尽量利用坡地、荒地、薄地,不占好地。

3.建场要求

要坚持“集中投建,同步运转”的原则。一个养殖小区如同一个大型的规模化养殖场,区内一家一户好比一个生产车间,所以在小工建设方面可以参照规模化养殖场的建筑布局。小区要修建围墙与外界隔离。畜禽舍应统一选择南向或东向,以保证冬季保暖防风和夏季凉爽通风。

舍内要创造一个与所养畜禽品种相适应的保温、通风、光照条件及科学的饲养工艺流程。户与户之间距离应保持在30米以上,最好用围墙或绿化带隔开。在养殖小区内应大力推广“全进全出”生产方式。每个饲养场在建筑设计时可将产子舍、保育舍、育成舍分成若干个单元,各单元相对独立,互不交叉,以独立单元式车间为单位轮流使用。同一单元“全进全出”,彻底空栏消毒。小区大门口及每个养殖场大门口都要设置消毒池,有条件的要建沐浴、更衣设施。清洁道与粪污染排泄道要严格分开,粪污处理池要建在小区围墙外下风口处,并要与雨水分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养殖小区 处理 绿化 免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