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药信息

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混悬注射液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疗效试验


?

?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品 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混悬注射液,规格5 ml:500 mg(SMMNa)+100 mg(TMP)+250 mg(乙胺嘧啶),渝兽药字(2003)×068060(批号20040629);青霉素钾可溶性粉,规格160万IU/瓶,黑兽药字(2001)×005030(批号20040403);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规格5 ml:20万IU/支,辽兽药字(2000)×017024(批号:20040918);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规格10 ml:100万IU(10 ml:1.0 g),浙兽药字(2001)×013410(批号:20030411);长效抗菌剂土霉素注射液,规格5 ml:100万IU,赣兽药字(2003)×001023(批号:20040607)。1.2 实验动物 盘锦、锦州等地自然发病杜洛克、长白、约克夏三元杂交仔猪,公母均有,40~50日龄,体重为11.6~13.8 kg,共116头。?

1.3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确诊?

1.3.1 临床症状 急性型:病初患猪体温升高达40℃~42℃,呈稽留热型,厌食,反应迟钝,不愿活动。随后可见鼻腔分泌物增多,咳嗽,呼吸困难,可视黏膜苍白、黄疸。粪便初期干硬并带有黏液和黏膜,有时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耳廓、尾部和四肢末端皮肤发绀,呈暗红色或紫红色。慢性型:患畜出现渐进性衰弱,消瘦,皮肤苍白、黄疸,易继发感染导致死亡。

1.3.2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黏膜、皮肤苍白,血液稀薄,脾脏肿大,淋巴结肿大,腹水,胸腔积水,心包积水。 病理组织学特点:脑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有浆液性纤维素渗出,脑软膜充血、出血,大量白细胞聚集。神经细胞核肿胀、坏死、破碎。骨髓增殖。肝脏有含铁血黄色素沉积,肝小叶部分坏死,肝细胞浊肿、空泡变性,有点状出血和坏死灶,中央静脉扩张、水肿,肝窦状隙扩张,小叶间胆管扩张,间质性肺炎,脾充血、出血,滤泡纤维素增生,滤泡消失。?

1.3.3 实验室检验 (1)取抗凝血或鲜血一滴,加生理盐水置载玻片上,盖以盖玻片,滴香柏油后用油镜放大1000倍观察,在镜下见有带刺红细胞(有称齿状),或红细胞周围附着若干半圆形或圆形附着物(有称狼牙棒状、菠萝状、柠檬状等),红细胞并有微微颤动,以及红细胞的皱缩、变形等。或在血浆中见有圆形或不定形大小不一的游动物体的情况,即诊断为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鲜血压片阳性)。(2)每头猪推制血片两张以上,干燥后固定,用姬姆萨氏和瑞氏染液各染一张,置油镜下观察。在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检出圆盘状、球状、环状,呈稍淡紫红色大小为?0.8~?2.5 μm的猪附红细胞体。(3)取3头病死猪的血液和1头健康无附红细胞体易感染猪的血液各2 ml,各加青霉素、链霉素1000 IU(μg),分别接种于附红细胞体阴性的健康兔(2~3月龄)各2只,观察2周。结果:病猪血液接种兔4天后,兔表现精神沉郁,被毛松乱,不好动,7天后,血检发现红细胞表面有虫体附着,其形态、大小和运动性均与上述猪血片中所见相同,红细胞感染率为60%~80%,10天后兔可视黏膜苍白、表现明显消瘦,红细胞感染率80%以上;健康猪血液接种兔后,对照兔无临床表现,血液也未检出附红细胞体。?

1.4 实验性治疗 当发病后约10天,猪只出现体温升高、黄疸、贫血、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或废绝等症状时,按表1分别对各组猪给药。每次用药前测量直肠温度及临床症状。观察期为第1次给药后15天,并对每头猪进行试验前后的称重及体况观察,疗程均为5天。?

疗效评价指标:(1)死亡率。在试验期间,猪只出现附红细胞体病的典型症状并死亡,尸体剖检有典型特征性病变,血液压片阳性,血液推片姬姆萨氏和瑞氏染色检验,有附红细胞体存在。根据每组动物中的死亡数计算死亡率。(2)治愈率。在试验期间,猪只用药后体温、精神、食欲均恢复正常,不再出现体温升高、黄疸、贫血等临床症状,根据这些猪只的数量计算出治愈率。(3)有效率。治愈的猪以及给药后体温降低或恢复正常,食欲增加,但出现黄疸、贫血等症状的猪,均判定为有效。据此计算有效率。(4)增重率。根据开始时及试验结束时每头猪的体重,计算每头猪的增重量,然后根据此计算每组实验猪的平均增重和标准差。相对增重率是按各用药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平均增重之比计算,其中健康对照组设定为100%。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附红细胞体病 青霉素 处理 坏死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