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具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民间应用中草药物来防治水产动物疾病有 " /> 中药免疫增强剂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及免疫药理学研究进展-兽药信息-零零农业信息网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药信息

中药免疫增强剂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及免疫药理学研究进展


,配以从多种中草药中提取的皂甙类天然活性物质组成复方制剂,以0.2%的比例添加于对虾饲料中,结果表明,对虾血细胞吞噬率、杀伤率、吞噬指数和血淋巴中的溶菌活力有极显著提高,血细胞杀伤指数、酚氧化酶活力显著提高,经溶藻弧菌攻毒后,可显著提高其免疫功能,能有效地预防溶藻弧菌的感染。

2.1.3 生物碱 生物碱指一类来源于中草药的含氮有机物,多数生物碱含杂环结构,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在水产上研究较多的生物碱是莨菪碱。其药理作用体现为改善微循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吞噬细胞功能等,可作为免疫增强剂单用或作为免疫佐剂配合疫苗使用。黄克安等用莨菪类药物治疗草鱼出血病,攻毒试验治愈率平均69.5%,养殖生产防治试验平均存活率61.3%(对照池42%)?

2.1.4 有机酸 中草药中的有机酸(不包括氨基酸)以游离形式存在的不多,多数以与钾、钠、钙等金属离子或生物碱结合成盐的形式存在。近年来,研究发现了许多有生物活性的有机酸。甘草中的甘草酸已被证实能增强水产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甘草酸是甘草甜味的主要成分,所以又称之为甘草甜素。陈超然(2000)证实了在中华鳖稚鳖饲料中添加35 mg/kg·天的甘草甜素,具有提高中华鳖免疫应答水平,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作用。粱思析等(1996)报道,投喂鱼添加甘草酸的饲料4周后,以半致死剂量链球菌SP.2433菌株攻毒,甘草酸的投喂与鱼存活率正相关。?

2.1.5挥发油 中草药中的挥发性成分,称挥发油、精油,是一类可随水蒸汽蒸馏的与水不相溶的油状液体。一般有香味的中草药都含有挥发油,如大蒜、薄荷、当归、桂皮等。这类物质化学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是硫化物、萜类及芳香族化合物。在挥发油免疫药理研究上,大蒜中的挥发油—大蒜素倍受重视。大蒜及大蒜素已经在水产养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据报道,在日本长崎县的鱼养殖场和受媛县甲鱼养殖场以1%的大蒜素饲喂养殖鱼类后,具有明显的防治鱼病作用,且养殖产量增加20%。蔡春芳等(2002)研究证实大蒜对银鲫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可提高血清中的溶菌酶含量和SOD酶活性。?

2.2 中药免疫增强剂对水产动物免疫器官的影响

免疫组织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定居和增殖以及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动物免疫器官是动物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机构,免疫器官的重量与动物免疫功能密切相关。胸腺、肾脏和脾脏是鱼类最主要的免疫器官。Yamamoto等(1973)、唐玫等(2001)观察到了鱼类肾细胞可在PHA的作用下分裂增殖。宋学宏等(2002)研究发现饲料维生素C含量为75 mg/kg时,异育银鲫的头肾指数显著增高。这说明中药免疫增强剂对水产动物免疫器官的影响,可以表现为增加鱼类肾脏、脾脏和胸腺的重量。?

2.3 渔用中药免疫增强剂的免疫增强机制研究

中药免疫增强剂增强水产动物的免疫能力,主要体现在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上。谢麟等(2002)报道黄连、黄芩、黄柏、猪苓、大蒜等能提高免疫细胞吞噬作用,鱼腥草、黄连、穿心莲、大青叶、野菊花、丹皮、大黄、一枝黄花、金银花等可提高白细胞吞噬功能,刺五加、黄芪、党参、杜仲、黄连、黄柏、甘草、灵芝、茯苓、青蒿、丹参等可提高单核细胞吞噬作用,黄芪、丹参、刺五加、龙胆草等能诱生干扰素及免疫球蛋白。?

2.3.1 中药免疫增强剂对虾蟹等甲壳类免疫系统的影响(2002)以中草药复合免疫药物虾康素连续投喂中国对虾7天,在第1、3、5、7天均能显著提高血淋巴的MPO、PO、SOD、CAT活力。(2002)试验证实大黄与黄连对二种淡水虾血细胞的吞噬活性均有显著提高,攻毒试验显示免疫保护率100%。李义等(2002)将黄芪、党参、大黄、板蓝根等十余味中草药制成颗粒药饵,投喂罗氏沼虾,结果表明罗氏沼虾血细胞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血清溶菌酶活力及酚氧化酶活力均显著提高。经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各试验组的免疫保护率也明显提高。(2001)用0、0.5%、1.0%不同水平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饲喂河蟹,结果表明,该添加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免疫 鱼类 黄芪 大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