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药信息

传统兽医如何应对新变化


1 新的服务对象
改革开放后,国家提倡大力发展畜牧业,因此养殖的种类不断增加,兽医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这就为兽医工作者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如经济动物的饲养,特种动物的养殖,珍稀动物的保护繁殖,观赏宠物的豢养等。涉及的种类可谓五花八门,不同属种的动物,其生物学特性和病理学特征有很大差异,好多兽医对这些动物不了解,甚至很少见过。如果照搬治疗原有的理论和经验,显然是行不通的。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兽医在畜禽产品进出口的检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复杂多变的发病因素
近年来,在引进国外优种畜禽的同时,由于种种原因也引进一些新的疾病,如蓝耳病、蓝舌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白血病、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的减蛋综合征等。此外,尽管某类动物有其特发的疾病,但不少动物却易发人畜共患或混合感染的疾病,且症状不够典型,给兽医临床诊断带来很大困难。总之,作为兽医工作者,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的检查手段,才能在迎接挑战中发展壮大自己。
3 掌握新的诊疗技术
中兽医对传统的诊疗技术如望、闻、问、切、扎针、灌药等一般操作非常熟练,但对电针、激光、微波针、药物饮水、饲料添加剂等新技术和新方法知之甚少。西兽医对问、视、触、叩、听、嗅、输液、注射、外伤处理等一般临床技术能熟练操作,但对透视照相、细菌培养、血清学诊断、抗体检测、超声波、CT等新技术却了解不多。面对这一系列新课题,如不注意更新观念,刻苦学习,尽快提高业务素质,就很难适应不断发展的诊疗技术。
4 尽快熟悉新药品
中兽医对传统中药的解表发汗、清热解毒、健脾理气、理血补气等作用较为熟悉,但在提高机体抗病力方面重视不够。西兽医对抗菌素和磺胺类药的作用深信不疑,并广泛使用,而对即将代替抗菌素的微生态制剂却了解不多;在驱虫杀虫药中,对多年延用的敌百虫、驱蛔灵等使用起来得心应手,而对当今世界上推广的广谱驱虫药如阿维菌素、超广谱驱虫药双威等却掌握的不多;对维生素类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B等比较熟悉,但对新药速补、体脱康等了解甚少。在治疗上也是滥用药品,不考虑药品对畜禽的毒副作用,即见病就消炎,见泻就收敛,见热就退烧,见效就停药,只治其标,不治其本,重视了给药的外因,忽视了机体抗病的内因,导致治疗误区。尤其是加入WTO后,发达国家对药品在畜禽产品中的残留量监测特别严格,稍有超标,即被限制进口。作为兽医工作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面对这些新情况,尽快掌握更新换代快的新药品。
5 在发展中完善自己
作为传统兽医工作者,必须面对现实,适应形势发展,迎接新的挑战。转变观念,更新技术。由过去的个体防治转向群体防治;由传统的畜禽转向经济动物;由劳役型转向实用型;由实用型转向观赏娱乐型。面对挑战,大胆创新。即从保健到防疫,从门诊出诊到技术咨询,从繁育配种到兽药批零等,做到综合经营,全程服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添加剂 处理 传染性法氏囊病 蓝舌病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