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种子

浅析我国新型种业市场体系的现状、发展趋势及竞争焦点


1  我国新型种业市场体系的现状
  1.1  我国种业已经确立新型种业市场体系
  国家实施“种子工程”时期,全国有县级及县级以上国有种子公司公司2700多家,县以上良种场2000多家,形成了庞大的种业市场体系。这些按行政区域设立的各级种子公司,分别担负着各自区域的种子生产、统一供给和市场管理工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上述种业市场体系由于明显的地域分割与封闭特征,其跨地区的整合力及市场竞争力受到很大限制;加之管理上的原因严惩制约了加入WTO后我国种业的整体竞争力。
  《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宣告“政企合一”、“垄断经营”命运的结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出钱→研究单位研制→种子公司生产销售→农户购买播种”的流程已结束。确立了其它资本与国营种子公司共同的市场地位;种子生产与制造企业完全市场化。行业门槛的降低,致使涌入者剧增,产品同质化,导致竞争加剧。市场规律的作用迫使我国种业要建立新型的市场体系即新型种业市场体系。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种子法》颁布至今全国注册资金达500万的公司已达3000多家。正是这些种子公司组成了我国新的庞大的种业体系即新型种业市场体系。可以大致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国有种子公司或国有农业科研单位经改制后的公有制有限责任公司;另一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组建的非公有制公司。这些非公有制公司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一是中外合资、合作公司。由国内种子公司与海外种子企业联合建立的;如中种迪卡、登海先锋公司;二是联营种子公司。由国内种子公司与其它类型企业联合组建的。三是独资种子公司。由海外和港澳台公司或个人独资创建的。四是私营种子公司。由国有农业系统内退人员或民营企业家创建的。五是民营科研型种子企业。由退休农业专家或农民技师创办的科研、生产、销售一体化的种子企业。
  根据我国整体种业体系来看,作者判断我国种业市场已经完成从“种子工程”时期到新型种业市场体系时期的转变。
  1.2  我国种业是我国农资市场中最后的奶酪
  与医药、出版、烟草等行业相似,在我国越晚开放的领域就越充满商机;随着2000年《种子法》的颂布实施,种业成为我国农业领域最后开放的一块市场。众所周知,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国家特别重视;如这二年的中央《1号文件》就首先关注“三农”、国家对农民进行“两免三补”等支农、扶农政策,从2005年起先后有26个省宣布免征农业税。而种子又是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市场相对稳定。比起其它如家电行业,利润相对丰厚。新型种业市场体系下的竞争相对仍处于低层次的竞争,所以说我国种业有大量的机会,是农资市场中最后的奶酪。
  1.3  我国种业是朝阳产业,是黄金产业
  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种业大国。我国种业市场是很大的,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据有关专家分析,现在我国种业市场销售额达200多亿元,位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种子年交易额的9%左右。而我国整体种子价格还还远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的种子价格;如美国现阶段的种粮价比为1:40-50,而我国现阶段为1:5-10,还有很大的利润空间。随着我国种粮价比的自然回升,预测未来十年我国种业销售额将达到800—1000亿万。此外,伴随着生物技术革命使得种子生产将不仅仅为农业生产提供种子,还将为医药、保健品、能源及创建优美环境提供种子。况且,“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立国之本,种子是粮食之母,尤其是杂交种,农户要年年换种。因此,种业将是一个高利润、发展前景广阔、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
  我国种业市场广阔,用种量极大;而且刚刚确立新型种业市场体系。据统计全国总用种量达125亿公斤,杂交玉米种用种量常年稳定在8—9亿公斤左右;如今种子在提高单产中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几近五成。多年以来,种业一直处于国家的控制之下,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由国有企业垄断经营。《种子法》出台后,我国迫切需要建设新型种业市场体系;各路资本终于可以在种业一显身手!巨大的市场潜力,伴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的确立,将为造就世界一流种子企业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市场的开放促使我国种业快速发展,机会难得,商机无限。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种业将要经历市场经济的风雨洗礼,外企及其它资本的注入也会加快种业的发展速度!《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宣布种子行业垄断格局的结束;有志进入种业谋求事业发展的机会已经来临。由于种业市场的必不可少,市场广阔,市场开放,发展快速,机会难得,所以说商机无限!就每一次新品种的推出,对于种子经销商而言,都预示着一次新的商机。抓住机遇,决胜种业!所以有人讲现代我国种业市场大有可为,遍地都是黄金。是名副其实的黄金产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种子 品种 营销 其它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