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药

冬季深耕灭杀棉铃虫


冬季深耕、细耙、灌水既是棉花增产的重要措施,也是消灭越冬棉铃虫的有效方法。

  1.冬季深耕。棉铃虫一般在距地面2.5~6厘米(深的可达9厘米)处化蛹越冬,冬耕可以破坏蛹室,改变蛹体的自然状态,降低翌春羽化率;可以将部分虫蛹翻至地表,使其干死、冻死或被天敌啄食;可以将部分虫蛹翻入土壤深层,使其不能正常羽化出土而被闷死,从而减少越冬虫源。冬耕时间越早越好,在大地封冻前(冻土层超过5厘米)耕完,以延长风化时间,提高灭虫效果,并有利于多接纳雨雪。耕翻深度应在10厘米以上;冬耕越深,灭虫效果越好。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棉铃虫成虫飞翔能力强,冬耕灭虫必须大面积进行才能有效;除预留的棉花白茬地外,麦田套种行、果园空白地等,也要进行冬耕。

  2.耕耙结合。冬耕前先耙一遍,耕翻后再细耙碎垡,可以蓄水保墒,并能耙死部分越冬虫蛹。据调查,棉田冬耕先耙,能耙死76%~85.6%的棉铃虫蛹,冬耕后蛹被埋入土壤深层,可使成活率降低86.4%~92.5%。

  3.耕后灌水。冬耕后接着冬灌,不仅能沉实、风化土壤,而且还能提高越冬蛹的死亡率。有资料表明,冬耕冬灌的地块,棉铃虫蛹越冬死亡率在80%左右,只耕不灌的地块越冬死亡率为60%~70%,不耕不灌的地块只有30%~40%。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药技术 棉铃虫 深耕 成活率 冻死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